煤省山西本土制造新能源汽車贏得市場認可。張云攝
中新網太原10月30日電 (李新鎖)“山西本地還能制造電動公交車?”30日,在山西新能源汽車展上,本土制造的新能源公交車、大型客車讓習慣了山西煤省形象的各地客商大感意外。
實際上,“一煤獨大”的山西一直謀求產業優化轉型。近年來,在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影響下,山西試圖借助煤炭、電力、煤層氣等資源優勢,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山西省長李小鵬公開表示,到2020年,山西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40萬輛,實現產值500億元。
作為山西本土新能源汽車代表,山西皇城相府宇航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宇航)隸屬于山西皇城相府集團。
1998年,依靠煤炭財富崛起的山西省陽城縣皇城村依托皇城相府景區資源,轉型開發旅游,打造“全國5A級景區”,并于2012年底轉戰新能源汽車領域。
從這一點上說,這家企業的轉型發展或許能給山西一些有益啟示。
在展會現場,山西宇航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山西本土制造的電動公交車、景區觀光車等已行駛在晉城一些景區。此外,包括陽曲、襄汾等縣區已經訂購200余臺電動公交車。
展位前,來自中國各地的參觀者時有聚攏,多數客商對山西能制造新能源汽車大感意外。太原市民張薇認為,外界對山西的印象大多集中在“煤炭”“能源”等領域,新興產業急需大力推廣。
山西宇航董事長助理李偉華介紹,全國生產電動車的成熟廠家有20多家。和他們相比,山西新能源車具備電池制造、電機控制器技術、電池管理系統、充電站技術等全產業鏈技術優勢。
近年來,山西接連出臺政策,支持、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按照《山西省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的若干政策措施》規劃,2014年-2016年,太原、晉城市屬地范圍內的黨政機關和公共機構,以及公交車、出租車等城市客運與環衛、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新增或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40%(其中電動汽車比例不低于30%)。大同、晉中、長治、運城市上述比例不低于30%。其他市上述比例2014年不低于10%,2015年不低于20%,2016年不低于30%。
對于政策紅利,新能源廠商充滿期待。山西宇航副總經理李錄明說,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實現能源安全、環境保護以及中國汽車工業跨越式、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前景必然廣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