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股東涉司法糾紛被執行,上海華瑞銀行逾兩億股股權下月將被拍賣。
日前,某第三方拍賣平臺顯示,華瑞銀行2.445億股股權將于8月23日進行司法拍賣,起拍價為3.13億元,股權持有方為贛商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商聯合”),該筆股份約占華瑞銀行全部股份的8.15%。
根據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的執行裁定書,本次拍賣起源于上海均瑤(集團)子公司與贛商聯合申請實現擔保物權一案,徐匯區人民法院責令被執行人贛商聯合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已生效的相關民事裁定書中確定的義務,但被執行人未能履行。因此,徐匯區人民法院裁定:拍賣、變賣被執行人贛商聯合名下2.445億股華瑞銀行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該案中,原告和被告雙方分別為華瑞銀行第一大股東和第四大股東。根據華瑞銀行2021年年報,贛商聯合持有該行股份2.445億股,占該行股份總數的8.15%,系該行第四大股東。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集團”)為華瑞銀行第一大股東,持有該行股份9億股,占本行股份總數的30%。
年報中還提到,贛商聯合2019年初因經營發生困難,向該行提出股權質押申請,該行經審查后曾在董事會上通過了《關于本行股東贛商聯合申請質押其持有的本行8.15%股權》的議案,贛商聯合委派的董事對該議案表決進行了回避。并按照規定限制該股東在股東大會及派駐董事在董事會上的表決權,截至報告日尚未解除質押。
同時,年報顯示,贛商聯合因與中國銀行上海市普陀支行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申請人于2020年7月13日向上海金融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華瑞銀行于2020年7月22日收到《上海金融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該行協助執行凍結東贛商聯合持有的該行股份2.445億股,凍結期限自2020年7月22日至2023年7月21日止。
實際上,這已不是華瑞銀行首次遭遇股權“變賣”情況。去年6月23日,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邦服飾”)披露重大資產出售報告書(草案),擬將所持華瑞銀行10.10%股份出售給凱泉泵業,股份轉讓價款合計超4億元。
今年5月,美邦服飾董事會秘書張利在業績會上表示,“目前該筆交易尚未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尚需有關監管部門批復。”
公開資料顯示,美邦服飾是華瑞銀行第二大股東,持有該行4.5億股,占該行股份總數的15%。凱泉泵業也是華瑞銀行的主要股東之一,持有華瑞銀行2.445億股,占股份總數的8.15%,與贛商聯合并列為該行第四大股東。
上海華瑞銀行是首批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之一,2015年5月23日正式開業,注冊資本30億元,由均瑤集團聯合滬上10余家民營企業發起。
業績顯示,2021年,華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6.01億元,同比增長38.32%;實現稅后凈利潤2.23億元,同比增長9.97%。截至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為4.57億元,不良貸款率1.67%,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
近年來,民營銀行股權被拍賣已漸成常態。《中國銀行保險報》曾報道,2020年以來,新網銀行、天津金城銀行、蘇寧銀行、錫商銀行、中關村銀行等一眾民營銀行的股權進入交易市場。不少銀行股權因少有人問津,至今未能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