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謀上市十多年的溫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溫州銀行)堪稱在進行一場IPO馬拉松。該行近幾年的股東股權問題、業績波動等可能一定程度影響了IPO進程。而最近該行又領到一張來自監管的罰單。
據銀保監會官網信息,溫州銀行下屬分支機構近日被銀保監罰款70萬元,原因為“貸款管理不到位,個人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證券賬戶”等。《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溫州銀行個人貸款額2021年同比大增34.51%。
業績方面,溫州銀行近幾年凈利潤波動較大。該行凈利潤在今年一季度同比降33.6%,2018年—2021年同比增速分別為-43.46%、35.84%、-77%、24.29%。增速波動相當明顯。
今年一季度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0.94%,較上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67% ,較上年末下降0.51個百分點。而就在過去兩年,該行已進行兩輪增資擴股。
溫州銀行最受關注的可能還是股權問題。
近日,該行一天之內發生了10宗股權拍賣。此前這些股權曾流拍。此次雖然全部成交,但成交價卻僅等于或略高于起拍價。
近兩年,該行原第一大股東新湖中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湖中寶,600208.SH)也讓出了第一大股東的位置。而2021年該行增資擴股,有19家浙江當地農商行涌入成為股東。
溫州銀行的業績變化和股權變化或也對該行推進已久的IPO產生一定影響。
實際上,在南京銀行(601009.SH)等幾家城商行成功上市的鼓舞下,溫州銀行2008年即啟動IPO工作。該行當年初的股東大會通過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議案,不過至今仍未成功上市。
2019年2月,證監會官網公布了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下稱中金公司,601995.SH,03908.HK)關于溫州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輔導計劃及實施方案。該方案稱,中金公司與溫州銀行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輔導期大致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不過,今年4月22日,中金公司官網披露的溫州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已至第十三期。
《投資時報》就上述監管處罰、股權拍賣、凈利潤下降等問題向溫州銀行發送了溝通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個貸去年增長較快
時隔一年多后,溫州銀行又因類似的貸款管理問題被銀保監處罰。
6月15日,銀保監會衢州監管分局決定對溫州銀行衢州分行作出罰款70萬元的行政處罰,原因為“貸款管理不到位,個人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證券賬戶”,以及“貸款管理不到位,信貸資金被違規挪用” 。
而就在2021年2月22日,銀保監會臺州監管分局也曾決定對溫州銀行臺州分行作出罰款70萬元的行政處罰。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案由)就包括“貸后管理不到位,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流入證券市場”。
據溫州銀行一季報,今年一季度末,該行客戶貸款及墊款為1836.08億元,較上年末增6.21%,高于同期商業銀行貸款4.67%的增速。近四年里,除了2019年,其他三年該行貸款增速也皆高于行業。2018年末—2021年末,溫州銀行客戶貸款及墊款同比增速分別為34.02%、15.18%、14.39%、23.91%。相應時間,商業銀行貸款同比增速分別為13%、17.32%、13.28%、12.24%。
該行客戶貸款及墊款中,個人貸款及墊款在2017年末—2021年末分別為439.7億元、523.02億元、464.13億元、481.54億元、647.7億元,其中2018年末—2021年末同比增速分別為18.95%、-11.26%、3.75%、34.51%。2017年末—2021年末,該行個人貸款及墊款占客戶貸款及墊款的比例分別為55.65%、49.39%、38.05%、34.51%、37.47%。
上述數據顯示,溫州銀行個人貸款增速近幾年起伏較大,其中2021年增長迅速。而個人貸款及墊款占客戶貸款及墊款的比例近幾年則總體呈下降趨勢,近五年的高點在2017年,當年也是消費金融最火爆的年份。與增速相應,該占比在2021年略有反彈。
該行2021年個人貸款及墊款中,占比最高的是個體私營業主經營貸款,當年末為489.25億元,占個人貸款及墊款比例為75.53%,同比下降2.08個百分點,不過額度同比仍大增30.92%。同時,其它消費貸款為85.08億元,同比驟增12.15倍,占個人貸款及墊款比例為13.14%,同比增11.8個百分點。該貸款的額度和占比在個人貸款中都增長最迅猛。
上述兩類貸款的快速增長也是當年該行個貸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
溫州銀行遭處罰
資料來源:銀保監會官網
凈利潤波動大
業績方面,溫州銀行凈利潤在2021年全年實現較高增長后,今年一季度出現較大降幅。
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該行營業收入為15.38億元,同比增18.39%;凈利潤為3.38億元,同比降33.6%。
近年來,溫州銀行營收和凈利潤皆出現波動,尤其凈利潤波動較大。據溫州銀行財報,2018年—2021年,該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8.89%、16.95%、0.08%、30.90%;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43.46%、35.84%、-77%、24.29%。相應時間,商業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4.72%、8.91%、-2.71%、12.63%。可見,溫州銀行凈利潤增速波動較行業高出較多。
具體來看該行今年一季度業績,營業支出成為凈利潤最主要的拖累。其中,業務及管理費為5.06億元,同比增16.9%;資產減值損失為6.29億元,同比大增166.57%。
《投資時報》研究員還注意到,今年一季度末,溫州銀行資產和負債較上年末雙雙縮水。其中,總資產為3179.87億元,較上年末降2.1%;負債為2977.33億元,較上年末降2.32%。負債中的存款出現凈流出,當季末該行客戶存款為2129.98億元,較上年末降4.03%。
資產質量方面,今年一季度末,溫州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94%,較上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
同時,溫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出現下降。當季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67% ,較上年末下降0.51個百分點。
2021年,該行實施增資擴股,發行13.56億股股份,發行價格為2.95元/股,全部由浙江省內部分農商行定向認購,募集資金40億元。此次增資擴股后,該行注冊資本從約53.36億股份增加至約66.92億股份。
實際上,該行2020年剛實施了一次增資擴股,發行約23.73億股股份,發行價格為2.95元/股,募集資金70億元。
兩次增資擴股,使得溫州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由2019年末的8.53%升至2020年末的9.27%,并進而升至2021年末的10.18%。
股權變動頻繁
隨著溫州銀行IPO馬拉松進程的持續,該行的股權問題也日益受關注。同時,股權也直接關系到該行的公司治理。
今年以來有多宗該行股權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拍賣。最近的拍賣多達10宗,于6月17日結束。其中,5宗拍賣的股權為浙江木子貿易有限公司(下稱木子貿易)持有,總計2379萬股,另5宗拍賣的股權為新明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明集團)持有,總計2357萬股。成交價基本略高出起拍價或等于起拍價。比如木子貿易的一宗500萬股拍賣起拍價為1136萬元,成交價為1142萬元,遠低于該拍賣標示的市場價1775萬元。
溫州銀行2021年年報顯示,2020年末,木子貿易持有溫州銀行2855.16萬股;新明集團持有溫州銀行約1.71億股。溫州銀行稱,由于該行實施增資擴股后個別股東持股比例未達5%以上和個別股東派駐董事辭去董事職務,截至2021年末,新明集團、木子貿易等六家單位不再為該行主要股東。
溫州銀行大股東在近兩年也發生變化。2020年,增資擴股后,新湖中寶由第一大股東降為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由18.15%降至10.81%,第一大股東變更為溫州市國有金融資本有限公司。
新湖中寶所持溫州銀行股份還長期存在質押的情況。2019年末—2021年末,新湖中寶所持溫州銀行股權的質押率分別為40.65%、37.91%、37.91%。
另外,據溫州銀行2021年年報,該行當年增資擴股后,多達19家浙江的農商行成為該行股東,這種情況在銀行中較為罕見。這19家農商行合計持有溫州銀行20.26%的股權,僅次于第一大股東的25.33%。這也讓外界揣測其對于溫州銀行的公司治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溫州銀行2021年年報顯示,當年6月,葉建清辭任溫州銀行董事長職務。同時,該行董事會會議選舉陳宏強為董事長。陳宏強曾任浙江溫州鹿城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鹿城農商行)董事長、副董事長。鹿城農商行為2021年進入溫州銀行的19家農商行之一。同時,該行2021年新聘行長邢島此前任浙江岱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