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牽頭研制的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在廣東東莞開始“零件”組裝。裝置建成后平面面積超3500平方米,相當于近7個籃球場,深遠海域的波浪將通過該裝置轉化為綠色電能。在滿負荷的條件下,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每天可產生2.4萬度電,大約能夠為3500戶家庭提供綠色電力,相當于為遠海島礁增加了一個大型“移動充電寶”。
作為一種蘊含在海洋中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波浪能已成為亟待開發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能源。為貫徹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廣東電網公司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兆瓦級波浪能發電裝置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驗證項目,為長期以來遠海島礁柴油發電實現綠色環保能源替代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由于海洋環境存在高溫、高濕、高鹽霧及臺風多發等情況,為進一步提高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的可靠性,廣東電網項目團隊全力開展科研攻堅,攻克了波浪能高效俘獲及轉換、抗臺風自保護等關鍵核心技術,提出自適應波浪發電技術,幫助實現波浪能的連續、穩定、平滑發電,讓原本“時有時無”的波浪能轉換成了“穩定輸出”的電能。值得一提的是,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可抵抗16級超強臺風。
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包括了發電平臺、液壓系統、發電系統、監控系統、錨泊系統等部件,目前正在東莞開展發電平臺總裝,其他設備也同步在相關企業進行研制,全部設備研制完成后將統一集成在發電平臺,最終形成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據了解,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預計于明年年初完成建造,計劃先在廣東沿海進行實海況試驗,最后在遠海并網運行,建成以波浪能為主體電源的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島。
來源: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