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正在將自由貿易區(FTZs)的重點轉移到沿海地區,專家表示可以通過利用地區發達經濟體來最大限度地發揮自由貿易區的影響力。
政府將進一步深化對華南廣東省,華北天津和華東福建省,國務院,國家內閣的自由貿易區的開放和改革計劃,周四宣布。
根據中央政府網站上發布的多項聲明,當局將進一步發展外國投資者的負面清單機制,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規模。
唐文紅,商務部周四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政府正在起草兩份外商投資負面清單,一份是外國投資進入自由貿易區,另一份是外國投資于自由貿易區以外的地區。
根據聲明,自由貿易區將獲得更多的改革決策權,并將在這些地區建立便利的國際商業環境。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中央政府將自貿區作為國內政策的“試點地區”,特別是在開放方面。
“如果這些政策在自由貿易區取得成功,它們將在外面復制,”
4月份,政府還宣布了在中國南部海南省設立自由貿易區的計劃。迄今為止,中國已經建立了11個自由貿易區。
關注沿海地區
董建華指出,政府試圖通過在內地城市建立一些自由貿易區來平衡中國自由貿易區的做法。
2017年4月,政府開放了7個自由貿易區,其中一些在中國中部的湖北省和河南省的內陸城市。
“當然,這些自由貿易區對當地經濟有一些有利的影響,但是由于它們的相對地理位置隔離,它們的發展規模和影響力要弱得多,”董周告訴環球時報。“例如,我們聽說過很多關于武漢自由貿易區的情況,但是沒有什么行動。”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周瑜表示,沿海地區通常擁有較為發達的經濟和金融體系,同時也有更多的海外貿易業務,為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提供了“成熟條件”。
不同的角色
聲明還列出了擴大廣東,天津和福建自由貿易區貿易相關業務的詳細計劃。
例如,政府將加快在福州和廈門建設整車進口港,而天津自由貿易區有望加強與國際船舶管理公司的合作。
周說,政府希望賦予不同的貿易區不同的貿易角色。“地理優勢可以為此提供很好的參考,例如,廣東自由貿易區可以把重點放在與香港的貿易業務上,而海南可以開發旅游業,”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