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力解決財政支農專項資金改革工作中出現的認識不清、等待觀望、消極應付、畏難不前,不想統、不敢統等問題,武漢市進一步加強財政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專項資金統籌使用和管理工作。
一是全面落實專項資金改革要求。積極適應“放管服”改革和財政支農專項資金改革的新要求,充分發揮區級貼近基層、了解農業農村實際的優勢,探索財政支農的新方式、新方法,確保對各級財政下達的支農專項資金接得了、管得住、用得好,切實將中央、省、市關于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部署、重大政策、重大項目落實到位。
二是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堅持與品牌農業發展計劃相結合,積極打造品牌產業、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園區、品牌村鎮。堅持與美麗鄉村提升計劃相結合,創建一批生態環境優美、人文特色濃郁、環境衛生優良、公建配套齊全、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和生態小鎮。堅持與農業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相結合,著力推進災后重建水利設施建設,提高農業農村防洪排澇能力,補齊短板。堅持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相結合,突出農民為受益主體,增強貧困農戶和村集體“造血”功能。
三是大力推進改革方案落地生根。按照管總量不管結構、管任務不管項目、管監督不管實施的原則,實行資金、項目、招投標、管理和責任“五到區”。按照職能不變、渠道不亂、統籌使用、各記其功的要求,以及誰主管、誰監管、誰評價的原則,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統籌規劃、政策研究、業務指導、技術服務、目標考核、績效評價上去。推動建立區級財政支農政策和項目庫,完善資金統籌分配、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