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廣西自治區財政廳認真貫徹“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糧食安全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創新投入方式,全力服務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今年以來,自治區財政多方籌措資金,盤活資金存量,用好資金增量,加快資金下達,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據統計,截止目前,自治區財政累計下達財政支農資金128.25億元,其中中央資金91.15億元,自治區資金37.1億元。較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6.89億元,增長15.2%。資金重點支持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支持精準脫貧攻堅34.65億元。自治區財政廳緊緊圍繞全區10個貧困縣、1300個貧困村、110萬貧困人口的脫貧摘帽的中心任務,落實中央和自治關于財政扶貧投入政策,籌措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4.65億元,其中中央資金24.65億元,自治區資金10億元。同時全力推進貧困縣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為我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提供堅實的財力基礎。
二是支持農業生產47.46億元。自治區財政廳圍繞農業生產調結構工作,籌措安排47.46億元支持農業生產發展,其中中央資金36.71億元,自治區資金10.75億元,主要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護,提升耕地質量,促進糧食生產;落實農機購置補貼,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和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扶持農林業優勢特色產業,優化農業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打造我區特色農產品品牌,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支持自治區“雙高”基地建設,助推我區糖業發展轉型升級。
三是支持林業發展24.51億元。自治區財政廳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著力營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部署,籌措安排林業發展改革資金24.51億元,主要用于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支持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和防護林建設,開展自然保護區(濕地)與動植物保護,推動林業生產發展,進一步改善我區生態環境。
四是支持水利建設12.15億元。自治區財政積極支持推動水生態文明建設和水資源管理,籌措安排水利改革發展資金12.15億元,主要用于支持基層水利服務體系能力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水土保持工程建設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等。
五是支持農業改革9.25億元。其中安排5.33億元支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夯實土地流轉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基礎;籌措落實3.92億元支持國有林場改革,解決國有林場職工社會保障問題,以及分類化解國有林場債務和形成以購買服務為主的公益林管護機制。
下一步,廣西財政廳將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以打造“六強”型財政和做好“六篇”文章的理財思路為動力,以精準脫貧攻堅為核心,凝聚共識謀發展,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全力支持農業供給側改革,為全區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