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健全涉農資金全過程管理機制。打破基數分配的傳統理念,根據不同的涉農資金特定的工作目標、任務,科學制定分配方法,按照“政策不變、渠道不亂、投入不減、管理不松、上下聯動、部門配合”的原則,對上級未明確到單位和用途的涉農資金進行整合捆綁使用,集中力量,形成合力,重點支持“三農”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規范統一的涉農資金傳遞機制,督促各部門建立涉農資金專賬,具有統一的傳遞時間要求,按照項目進度和需要撥付資金,推行涉農資金報賬制管理,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制度,保證了涉農資金規范化運作。
二是建立涉農資金投入產出評價機制。進一步改進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政策,建立評價工作制度,按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相統一、定期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設置指標體系,按照兼顧定量和定性的原則選擇評價標準,為精準分配涉農資金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加強政策宣傳,嚴格財政監督。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短信等宣傳工具,適時向社會各界做好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以求得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嚴格按照涉農資金管理的有關辦法和制度規定,積極協調配合監察、審計等部門,對涉農資金的投入、分配、到位、使用和管理情況開展日常監察、審計和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有力促進了涉農資金管理的進一步規范,有效遏制了截留、擠占、挪用、貪污涉農資金等違規違紀情況的發生,切實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