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常德財政加大民生投入,民生保障再上臺階。全市用于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支出350億元,增長33.59%,占財政支出比例達到75%。
一是促進了農村基層發展。市級整合安排現代農業及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9億元,支持推進脫貧攻堅、美麗鄉村、沅澧水一線堤防冬修、“小農水”項目建設等,進一步改善了農村基礎條件。市本級撥付獎補資金3億元,保障了完美社區建設順利收官。桃源縣集中財力改善民生辦實事,民生支出占比高達85%;石門縣統籌整合各級涉農專項資金6.8億元,支持108個貧困村開展脫貧攻堅;安鄉縣投入6170萬元支持推進“兩供兩治”等項目建設,“生態安鄉”更加美好;漢壽縣試點推廣土地流轉后經營權抵押貸款,融資1.17億元發展現代農業;西湖管理區開展我市首個高標準農田創新投融資模式試點,補助撬動信貸資本8000萬元,三年內建設高標準農田4萬畝。
二是促進了普惠政策落實。市級落實社保補貼、技能培訓補貼引導資金3400萬元,促進了創業就業;落實了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十二連增”政策,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由每月75元提高到80元,低保、五保供養水平穩步提高,擴大老年人免費乘車、免費購買意外保險覆蓋面;全市通過“一卡通”平臺發放涉農補貼資金24.52億元,惠農補貼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市級撥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資金3.5億元,完成2個棚改片區項目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整體開發測算,有力促進了項目建設。武陵區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水平,年集中、分散供養標準分別達到6000元/年、3300元/年。
三是促進了社會事業發展。為促進教育事業發展,市級投入獎補資金6943萬元助推教育三年攻堅,安排1.79億元支持市一中、四中和六中提質改造,較好的改善了辦學條件;投入2000萬元支持城區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落實1600萬元兌現教師激勵,促進了教育事業向更高水平發展。特別是為支持職教大學城建設,市級今年又投入1.96億元,現已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2億元,加快了項目進程。為支持文化事業發展,市級落實3800萬元文化名城、文化產業資金引導資金,保障了博物館改擴建、書香社區等項目建設。為支持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市縣兩級落實配套資金13.82億元,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推進大病保險,推動市直8家公立醫院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啟動分級診療試點,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進一步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