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冷水江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總數為6580戶14938人,截至2016年底,已脫貧2390戶5406人。在扶貧攻堅戰役中,冷水江市把產業扶貧做為重中之重,從四個方面著手,增強貧困人口的“造血”功能,加快推進精準扶貧。
一、實施精準扶貧發展工程。整合全市涉農資金,在資金、技術、項目上對貧困村、貧困農戶予以傾斜,幫助貧困村、貧困農戶發展農業產業,并逐步做精、做響品牌。充分發揮各地優勢,緊緊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找準富民產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特色養殖,鄉村旅游、農家樂、開心農場、自摘果(菜)園、生態餐廳等產業扶貧項目,有條件的地方,可采取集中連片規模開發綠色產業扶貧項目。在不影響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對有能力、有愿望、有條件發展種養殖扶貧項目的貧困戶,采取贈送種苗、贈送生資、修繕欄舍、幫助銷售等方式幫扶其發展養殖業。計劃到2017年底,實現發展扶貧產業項目1000個以上。積極鼓勵貧困村對集體林權、集體土地進行租賃、入股,不斷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二、建立“公司(企業、基地)+貧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積極鼓勵貧困農戶以土地收益入股,完善“公司+基地+貧困農戶”、“公司+合作社+貧困農戶”等產業模式,引導貧困人口更好地參與產業發展,更多地受益產業發展。鼓勵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優先聘用貧困人口用工,對長期(一年以上)聘用貧困人口用工的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給予獎補。
三、加大產業扶貧投入力度。上級扶貧專項資金的70%用于產業發展,資金使用上要瞄準貧困村和貧困戶。結合土地山林流轉、租賃或入股,積極探索扶貧資金出資折股到貧困農戶的資產受益方式。自扶貧攻堅以來,冷水江市已對2485戶發展生產貧困戶進行了產業扶持,發放獎補資金363萬元。
四、創新扶貧產業產品銷售渠道。充分利用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良機,把具有“互聯網+”平臺優勢的電子商務示范企業與扶貧產業農產品銷售對接,幫助貧困農衣進行產品銷售,更好地解決貧困農產品“賣出難”和“賣個好價錢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