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泰安經濟發展,明確產業發展新方向,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做大做強優勢特色及新興產業,培植壯大財源,按照“引導性、激勵性、動態性”的原則,加快培植區域拉動力強、行業競爭力強、財稅貢獻能力強的“三強”企業。
一是加大財政扶持。由市財政籌措和整合各類資金,聯合省財金集團出資,組建25億元的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母基金),引導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設立60億元的文化旅游業發展投資基金、20億元的實體經濟產業投資基金、70億元的戰略性直投基金。市財政出資1億元參股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我市設立并購基金,搭建不良資產收儲處置平臺,對陷入資金困境的“有市場、有技術和有發展前景”的企業進行投資解困。利用產業投資基金、融資擔保、融資租賃、不良資產處置等類金融工具,對我市工業、文化和旅游等產業中的“三強”及有潛力、有前景的企業進行扶持。
二是提供融資保障。成立國泰民安集團、泰安金控集團、泰山旅游集團、泰山科技發展集團,搭建注冊資本金超過100億元的四大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加大對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與兗礦集團合作設立10億元的融資租賃公司,為“三強”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支持,滿足企業技改融資需求,有效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市財政與泰安銀行合作設立10億元過橋還貸基金,為符合條件的市內“三強”企業提供過橋還貸服務。
三是支持企業創新。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計劃”,每年確定一批市級重點技術改造項目,通過融資租賃、政銀合作貸款增信、產業引導基金戰略性直投等方式支持傳統產業中的“三強”企業轉型升級。積極探索“財政+基金+金融”的模式,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支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市財政從市級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采取項目后補助方式,支持企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