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中、省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陜西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計劃》精神,按照《中共銅川市委銅川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措施》,我市于近期出臺了《銅川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計劃》,通過25條具體措施降低全市實體經濟企業成本。
結合行動計劃,財政部門積極落實相關政策,降低企業成本。一是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清理涉企收費項目,對涉企收費實行“目錄清單”制度全覆蓋,凡收費事項一律按最低標準執行。市財政局、市物價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會同有關部門組成4個檢查組,開展涉企收費清理情況專項檢查。公布全市涉企收費目錄清單,進一步明確了涉企收費名目。二是降低社會保險費成本。落實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崗位政策。將生育保險費率由原來的0.6%調整到0.5%,并在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間將生育保險費率階段性下浮至0.25%,失業保險費率由原來的1.5%下浮至1%。允許困難企業暫緩繳納社會保險費。對符合失業保險政策的企業給予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給予穩崗補貼,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企業提高到80%。三是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全面實施“營改增”,落實中省關于小微企業稅收優惠各項政策。撥付冀東銅川公司、聲威建材稅收財政獎勵資金838.39萬元。四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在企業申請貸款環節,通過擔保公司提供擔保支持企業融資,2016年解決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8000萬元資金,直接實現為擔保公司增信的目的,間接幫助企業解決貸款中的擔保問題。同時撥付擔保機構風險補償資金79.46萬元;在企業貸款付息環節,通過財政貸款貼息補助的形式,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于規上企業當年取得200萬元以上流動資金貸款,結合稅收繳納情況,按照同期銀行基準利率給予50%的財政貼息,2016年兌現貼息資金917萬元,幫助企業降低利息負擔;在企業貸款到期后的續貸環節,通過轉貸基金解決企業過渡階段的資金空檔問題。目前已經提出了設立規模2億元的銅川市中小企業轉貸基金方案,待修改完善后下發。同時,設立銅川市財經發展基金,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母基金首期出資5億元,基金管理人多方落實配資,積極參與PPP項目和產業項目建設,支持建設集團錦銅大廈項目資金4500萬元,通過融資服務協助市公交公司獲得1000萬元貸款。在此基礎上積極對接PPP項目、挖掘有潛力的產業項目,為企業、項目提供綜合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