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推進財政事業發展,也是這個理。
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只有筑牢堡壘、強基固本,將口號與理念轉化為基層扎扎實實的行動,體現在基礎真真切切的牢固,才能提升財政服務國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近些年,市財政在鄉鎮財政建設中,著力打牢基層基礎,引進財經專業人才優先補充基層財政、狠抓會計職稱和從業資格管理、深入持久開展培訓、加強鄉鎮財政信息化建設,鄉鎮財政干部的能力水平、思想作風、文化素養、道德品行和工作環境都有了不斷的提高和改進。財政發展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老百姓衣食住行能有今天這樣的改善,鄉鎮財政干部功不可沒。
但據調查,有三個問題值得關注,一是鄉鎮財政組織收入和資金分配的職能明顯減弱,二是鄉鎮財政會計核算和資金監管的職能日益增強,三是鄉鎮財政公共服務和經濟發展的職能不斷強化。這三個問題,耐人尋味,既表明現實的問題,也體現了努力的成效,更說明鄉鎮財政建設任重道遠,需要再接再厲。
帶著“問題意識”干工作、抓發展,始終是市財政局推進財政事業最為重要的方法。今年,市財政局將在鄉鎮財政的建設上進一步發力,以引導鄉鎮財政干部進一步走對路、扎實干。
堅持問題導向,最關鍵的是刨根問底、追根溯源。問題在實踐中產生。市財政局將從三個方面對鄉鎮財政管理現狀進行全覆蓋的調研、全方位的透視。在調研鄉鎮財政機構建設,對鄉鎮財政所的職責定位、崗位設置以及人員配備進行剖析,出臺規范性文件的同時,調查村級財務管理,對村級財務管理主要內容進行梳理,分析當前問題和原因,出臺規范指導性文件。同時調研基層財政干部培訓,對培訓內容、方式、教材等情況進行摸底,廣泛收集意見建議,逐漸完善市級基層財政干部培訓機制。
強化問題整改,最根本的是由表及里、標本兼治。問題在實踐中解決。市財政局將力推鄉鎮財政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今年擬出臺兩個辦法:一個是鄉鎮財政資金監管辦法,實施“專人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提高鄉鎮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另一個是村級財務代理指導意見,規范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強化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加強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著力解決一些地方村級財務管理不規范、制度不健全、核算不準確、公開不完善、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深入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
防范問題發生,最重要的是加強監督、逗硬執法。今年,市財政局將加強基層財政資金監管力度,重點盯緊資金的信息通達、抽查巡查和公開公示等環節,將對基層政權建設補助資金、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建設補助資金等開展專項檢查,主要對其近三年補助資金的到位和使用情況,重點檢查項目建設、資金到位、支出范圍等,看是否按照要求使用,有無擠占挪用、弄虛作假、鋪張浪費、設立“小金庫”等問題;對去年部分區縣專項檢查整改落實情況“回頭看”,保證資金使用整改到位,保障資金使用績效,結合區縣報告和檢查結果,調整完善補助資金分配辦法。
檢驗問題落地,最中心的是群眾受惠、群眾滿意。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提高財政政策的可及性及實效性。今年,市財政局將通過整合行政資源和資金建設鄉鎮公共服務中心,集中開展各種公共服務,提高鄉鎮財政管理與服務水平。同時,健全和完善村級公共服務運行維護長效機制,按“試點先行、逐步推開”原則,選擇經濟條件差、缺少村集體收入的行政村開展試點,探索建立尊重農民意愿、農民廣泛參與的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全面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農業生產服務、農村生活服務、農村社會管理等公共服務水平,以幫助農民增收脫貧致富為目的,支持農業產業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實施問題管理,最核心的是建好隊伍、增強本領。有真本領就不怕有問題,關鍵是要通過學習提高問題解決能力。今年,市財政局將總結分級培訓和輪訓工作經驗,改進培訓方式方法,強化培訓手段,通過豐富培訓內容、科學選擇培訓內容實現依法理財和業務實用性相結合,重點以加強法治財政建設、規范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辦好為農實事工程為主線,繼續開展鄉鎮財務、會計核算、財務制度以及基層財政管理系統應用等內容的培訓,通過組織知識競賽表彰先進,進一步調動基層財政干部學習積極性,為鞏固基層財政財務管理基礎提供人力資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