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力以赴抓收入。一方面,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強化重點稅源管理,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稅源控管,密切關注收入進度,加大征收力度,堅決制止和糾正收入違規減免退庫,在防止虛收空轉的前提下爭取多超收,努力實現財政收入奮斗目標。另一方面,牢固樹立“開放財政”理念,加強與上級財政部門的溝通銜接,加大跑辦力度,開動腦筋,多謀劃、多請示、多匯報,用足、用活、用好各項財政政策,為自治縣經濟社會發展爭取更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二是全力以赴抓支出。認真貫徹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精神,嚴格控制一般性財政開支,加強公務接待經費、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用支出審核,確保重點項目支出資金需求。增強財政支出的均衡性與科學性,進一步加大牽頭協調、組織推動力度,找準癥結,采取有力措施,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確保完成支出任務。
三是全力以赴抓預算。突出抓好預算編制工作,按照“保民生、保運轉、保發展、保重點”的原則,區別輕重緩急,有保有壓地安排項目。落實好部門預算要求,在編實、編細、編準預算上下功夫,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加強預算績效管理,以“編制績效預算、實施績效評價、落實結果應用、實行績效問責”為重點,推進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
四是全力以赴抓改革。牢固樹立“制度財政”理念,堅持用制度管錢,按制度辦事,最大限度地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用好并不斷完善支持工業聚集區和開發區發展的體制政策;深化政府采購改革。繼續擴大政府采購管理范圍,強化政府采購制度體系建設,著力推動政府采購操作執行標準化管理和政府采購監管方式創新;深化國庫管理和投資評審制度改革。進一步規范財政資金專戶管理,推進國庫支付業務制度創新,打造安全、高效的國庫支付業務新流程。建立科學的財政評審工作體制,不斷拓寬財政評審的職能和范圍。
五是全力以赴抓服務。牢固樹立“服務財政”理念:一要做好為領導服務。切實為縣委、政府當好家、理好財。二要做好為縣直部門和各鄉(鎮)場服務。針對上級的政策導向,積極協助縣直部門和各鄉(鎮)場申報項目,為自治縣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三要做好為企業服務。真正為企業著想,替企業解難,給企業辦事。四要做好為百姓服務。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確保社會保障、義務教育、醫改、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民生政策支出,加強對涉及民生財政政策和資金的監督檢查,嚴格落實補貼標準、適用范圍和發放程序,確保自治縣13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