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縣立足文化強縣戰略,近三年投入財政資金2.5億元,著力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了文化繁榮發展。
一、聚焦公共文化設施短板,完善服務網絡。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契機,投入1600多萬元,新建鄉鎮文化站4個、公共電子閱覽室和村級文化活動室20個,并對縣級圖書館和文化館進行了提質改造。多方籌措資金,推進農村應急廣播“村村響”全覆蓋和廣播電視“戶戶通”惠及2.59萬戶農家,支持建成11個貧困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周令釗美術館和一批鄉鎮文化廣場,為群眾享受文化便利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聚焦文化惠民工程,愉悅群眾精神。支持免費開放平江起義紀念館、湘鄂贛紀念館、縣鄉圖書館、文化館和美術館,支持放映公益電影9500多場、“送戲下鄉”182場、“一元劇場”34場、舉辦“周末百姓舞臺”22場次,支持開展“歡樂瀟湘·幸福岳陽·大美平江”群眾藝術節、廣場舞大賽、“湘鄂贛”好聲音電視大賽等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三、聚焦文物保護與文藝創作,厚植文化底蘊。縣財政投入4000多萬元,支持修復了原湘鄂贛省委舊址、平江縣委舊址、加義新四軍留守處等紅色文物,對杜甫墓祠、平江文化名人遺址故居和一批古屋場進行搶救性修繕,保護整理平江花燈戲、花鼓戲、九龍舞、“幕阜武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投入文藝創作獎勵資金150多萬元,催生了一批新人新作,4個原創作品被省級采用、8個被市級采用。
四、聚焦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激發經濟活力。以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每年安排旅游產業發展基金1000萬元,支持旅游規劃修編、營銷策劃等工作,重點打造“三山一寨一江一城”;采取以獎代補等方式,重點支持了華夏電影院、“紅軍營”、“爸爸去哪兒”拍攝基地、“谷雨煙茶”、“阜山窖”、楚韻雕塑等產業項目,引領文化產業快速發展。2016年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9億元,幫助2.7萬名精準扶貧對象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