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定遠縣全面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實現了基礎業務扎實、運行機制規范、特色亮點鮮明、減貧成效明顯的良好開局。經過組、村、鄉(鎮)和縣4級評議、公示、審核、驗收等程序,該縣初步落實年度出列貧困村25個、脫貧貧困戶10679戶30811人。
精準識別,落實“三項舉措”。探索推行“農戶申請-四鄰簽字-組級評議公示-村級評議公示-鄉鎮審核公示-縣級復審公告”精準識別建檔“六步法”,共核查出不符合建檔立卡標準的貧困戶10480戶、31526人,重新識別貧困戶12015戶、33669人,并對26311戶貧困戶的基礎信息進行完善、更正。建立縣脫貧攻堅網站,開發縣級扶貧開發管理系統,健全貧困戶實時數據信息檔案。開展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和數據信息采集錄入工作,全縣共精準清退錯建戶524戶1567人和自然變更凈減少385人,標注退出出列村25個、脫貧戶10679戶30811人,納入幫扶返貧戶89戶313人、新增戶179戶577人。
精準幫扶,匯聚“三大合力”。加強專業管理力量,在全縣22個鄉鎮配建3至5人的扶貧工作站,共配備專職扶貧專干242人。配強定點幫扶力量,推行縣領導包鄉鎮、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和工作隊駐村的定點幫扶制度,開展“千名干部進萬戶”幫扶行動,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4812名干部聯系幫扶貧困村和貧困戶“全覆蓋”。補強技術支撐力量,各縣直主體責任單位組織扶貧志愿者、專業技術人員到貧困村開展產業幫扶、醫療救助、科技培訓等扶貧活動,全縣一萬余戶貧困家庭得到幫扶。
精準施策,推進“九大”工程。按照中央“五個一批”和省、市“十大工程”的部署要求,扎實開展“三個四”扶貧工程,即:光伏、旅游、電商和特色農業“四大產業”扶貧工程;道路交通、水利設施、通訊設施和電力設施“四大基礎設施”扶貧工程;教育健康、金融、政策兜底和社會扶貧“四大保障”扶貧工程。
精準用力,強化“三大保障”。強化組織保障,推行縣、鄉黨政一把手“雙組長”負責制和鄉村主體牽頭、部門幫扶聯動機制。強化資金保障。全縣統籌使用各類財政扶貧資金36993.85萬元開展脫貧攻堅,重點用于產業脫貧、就業脫貧、教育扶貧、健康脫貧、政策兜底等5個方面10大類項目。強化政策保障。制定縣級脫貧攻堅“1+19”配套方案,出臺“四個精準”政策文件36個,初步形成內容完備、幫扶有力的政策體系。
精準管理,確保“兩個目標”。嚴格壓實責任。壓實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壓實部門聯動、資源整合、合力推進責任,壓實各級各類幫扶干部包保幫扶貧困村、戶責任。強化督查考核。建立完善鄉鎮和縣直單位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辦法,建立日常隨機抽查督查、單月調度、雙月考核、年度兌現獎懲機制,及時進行效能通報和限期整改。加強宣傳培訓,著力營造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開展脫貧攻堅“四個全覆蓋”行動,對建檔立卡信息采集和脫貧對象核查驗收,同時開展軟件資料歸檔規范化工作,確保實現“圓滿完成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出列年度脫貧攻堅任務和省級年度考核取得A級兩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