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按照省市公立醫院改革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公益性原則,各項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一是政府主導,強化組織保障。召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會議,進一步落實了職能部門的工作責任,明確了改革路線圖、時間表。并抽調人員成立了肥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辦公室。財政部門作為改革的成員單位,先后召開局長辦公會、相關科室專題研討會,認真學習了省市醫改會議精神,進一步明確了財政職責,對財政牽頭工作任務等內容進行了安排細化。2013年至2015年,全市財政對取消藥品加成政府投入資金共達1770萬元,各項政策性補償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二是明確任務,制定實施方案。初步核實2013年公立醫院藥品收入、加成情況;初步核實2013年度縣級公立醫院符合規定的基本建設及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政策性虧損、承擔公共衛生任務和緊急救治、支邊、支農公共服務等政府投入情況;初步核實2013年底縣級公立醫院債務情況,包括按照國家規定舉借的用于基本建設和購置大型醫用設備等與其發展建設直接相關的長期歷史債務、已貸款或集資購買的大型設備投入情況等;以2013年藥品加成收入為依據,分別按加成15%和實際加成比例測算2家縣級公立醫院取消加成后各自減少的收入。在前期測算的基礎上,統籌制定政府補償政策措施,報醫改工作領導小組審核。以2013年2家公立醫院藥品加成收入為依據,對取消加成后減少的收入,按一定比例給予補償。同時,引入績效考評管理,制定績效考核辦法,將定量、定性考核相結合,尤其注重將社會公益、費用控制、醫療質量、創新發展和醫德醫風等作為考核指標,將考核結果與鼓勵性財政補助額度掛鉤,提高了醫院服務質量,使公立醫院真正回歸公益。
三是加大力度,創新完善機制。取消“以藥養醫”是公立醫院改革的核心和難點,財政部門合理測算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后減少的收入,建立了完善科學的補償機制。嚴格按照國家、山東省政府相關文件規定,縣級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取消藥品加成政策。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和增加政府投入,以及醫院加強核算、節約成本等多方共擔。目前對實行改革的2家公立醫院的補償政策包括:經常性補償:對市醫院、中醫院藥品加成改革財政投入590萬元;政策性補償:主要是醫療費補助及對承擔我市公共衛生項目的公立醫院進行補助,2013年財政投入885萬元;專項補償:主要是對重點學科、人才培養及重點建設項目的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