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大學生創業園建設,優化創業服務平臺。充分利用閑置場地,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建設一批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大學生創業園,將一次性建園補貼額度由最高15萬元提高到300萬元,運行補貼由最高5萬元提高到100萬元,并出臺入駐園區的場地租金補貼、項目啟動資金補助、房租補貼政策,實現政府的公共政策、服務資源和社會資源在園區內的整合提升,使之成為創業者獲取服務的“便利店”。
二是聚焦農村電商創業園發展,優化創業服務布局。積極落實市本級農村電商相關扶持政策,對農村電商創業孵化園給予10-15萬元的一次性建園補貼和每年3-5萬元的運行補貼,同時充分利用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和村級電商服務站資源,通過企業孵化、資源對接、公共服務、人才培育等工作,有效促進農村電商創業園的發展,構建“多園聯動”的創業服務新布局。
三是聚焦成熟期企業用工難題,優化創業服務幫扶。從2015年開始,對包括新生代青年群眾在內創辦的企業按規定給予企業穩崗補貼,用于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方面的支出,有效提高了新生代青年創辦企業的崗位穩定性,也為部分步履維艱的新生代青年創辦的企業長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