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市堅持問題導向,構建了規劃引領、統籌治理、項目保障、市場共享的大系統循環治水興水體系,建設“水上臺州”。“十三五”水利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幅居全省首位,民間投資有望占治水項目總投資二分之一。
“五大百億”大項目治水 解決“小打小鬧”問題
堅持大項目帶動,實施供水保障、平原擴排、強塘除險、水系治理、截污治污等“五大百億”治水工程,“十三五”期間治水項目計劃總投資800億元,全面掀起治水興水大熱潮。
一是蓄引互補保供水。實施供水保障百億工程,計劃總投資150億元,建設朱溪水庫、方溪水庫和臺州供水三期等重大引供水工程;繼續實施農村飲水提升、灌區節水改造、農田渠道建設等配套引提水工程,以及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到2020年,臺州市將新增水庫年供水能力2億立方米以上,農田灌溉保證率達到90%以上,縣(市、區)節水型社會創建達標率達到88%,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高效利用、飲水無憂”的水資源保障體系。
二是堵疏并舉防洪水。實施平原擴排、強塘除險兩大百億工程,計劃投資360億元,建設洪家場浦、青龍浦等14項沿海排澇骨干工程;繼續實施病險水庫山塘、沉降海塘除險加固,以及對洪澇易發、人口集中、經濟集聚、農田連片的區域中小河實施整治,完善區域排澇格局,提高水利工程保安能力。到2020年,臺州市的沿海平原排澇能力、主要江河干支流防洪能力達到二十年一遇,基本建成“江河安瀾、工程安全、總體可控”的防洪減災保障體系。
三是水岸兼顧治污水。實施水系治理、截污治污兩大百億工程,計劃投資310億元,圍繞椒江和金清兩大水系治理,建設椒(靈)江水利綜合樞紐工程;開展始豐溪、永安溪、永寧河等河流綜合治理,實施“毛細血管”河道整治,推進生態脆弱河流生態修復;開展人工濕地生態循環治理,以及統籌開展截污納管、污水處理、農業治污、拆違復綠等工作,讓水流起來、清起來。到2020年,臺州市區域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90%以上,基本建成“河湖健康、水清岸綠、幸福樂居”的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
“PPP模式”大民資治水 解決“大包大攬”問題
堅持“兩手發力”思路,搭建治水投融資平臺,充分利用社會資本“PPP模式”治水,力爭“十三五”期間民間資本占水利總投資二分之一。
一是建立多元平臺。成立市水務集團、市水投公司兩大市級治水投融資運作平臺,分別統籌跨區域公益性和經營性的供水建設、污水處理和水利建設的投入和開發。深化推行PPP模式,探索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重大治水工程建設。2016年臺州市與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簽署了300億元投資PPP模式合作意向。臺州市5個縣(市、區)建立水利投資建設開發公司,統籌區域水利建設項目融資。
二是利用社會資本。出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水利領域的實施意見》,水利基礎設施項目通過BT、BOT、PPP等方式開展對外開放引資,組建水利融資平臺直接、間接融資或發行債券。近兩年,水利PPP項目已融資86億元。“十三五”期間,水利項目儲備庫名錄中PPP項目10個,融資將達到250億元,在“十三五”水利總投資中占據“半壁江山”。
三是吸引金融信貸。出臺財政扶持政策,明確河道沿線開發土地出讓收益重點用于水系治理,積極用好城市發展、水利建設等各類基金。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水利項目資本金注入和銀行借貸貼息,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增加信貸力度,讓整個社會資金流動起來。“十二五”期間,臺州市13個重大水利建設項目總投資150億元,其中三分之二建設資金由金融機構貸款。被列入“十三五”國家戰略百大重點項目的朱溪水庫工程,工程批復投資37.44億元,目前3億元國家專項建設基金已經到位,15億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貸款已獲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