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宜春市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全市預算單位因公出國(境)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費(簡稱“三公”經費)納入平臺進行網絡監管。該平臺的運行將實現“三公”經費支出“全程留痕、陽光運行”,也標志著全市“三公”經費管理工作邁向新水平。為使該項工作落到實處,宜春市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系統構筑了“六道防線”,足以讓“三公”違規消費無處遁形。
一是實施總額控制,拒絕超預算支出。財政部門將各預算單位當年“三公”經費預算導入系統,實施預算總額控制,按照金額或者進度設置參數,不得突破。
二是設定開支標準,拒絕超標準消費。財政部門將 “三公”經費現行相關支出標準導入系統中,實行標準控制,對超標準消費及時預警。
三是實施特定掃描,拒絕高檔消費。系統將按照中紀委有關規定,對一些高檔消費如“燕鮑翅、煙、高檔酒、會所、保健中心、按摩、高爾夫”等進行自動掃描預警,并一律不能支出。
四是定位接待對象來向,拒絕同城吃請。實施公務接待時,系統要求注明接待對象所屬單位,并自動定位單位所屬行政區域,一律杜絕同城吃請行為。
五是列明消費清單,拒絕模糊消費。“三公”消費承接商戶應本著“誠實可信”的原則,如實在監管平臺中錄入、上傳消費明細清單,預算單位需在平臺中查詢打印消費清單一并入賬。
六是接待需憑公函,拒絕非公務接待。實施公務接待時,系統要求注明接待公函,杜絕一切無公函的非公務接待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