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一名男子在高鐵列車上打瞌睡時,其2.8萬元港幣和5000多元人民幣被盜走,還全然不知。懷化鐵路公安處反扒民警發現情況,當場將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如數追回了被盜款。(12月27日紅網)
隨著雙節臨近,民眾的出行密度更高,此時也給了不法分子伸出“第三只手”的機會,他們趁著人流擁、乘客熟睡,在不經意間來將財務“順走”,這不僅影響了旅途心情更造成了財產損失,實在可惡。
從近來的報道中可以看出安全出行意識淡薄不是個別現象,而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縮影,這就要求民眾出行時既要“向前看”,又要“防后手”。在車站的檢票通道、進站口等擁擠位置,市民的注意力往往放在眼前的檢票處,但是忘了背在身后的背包等,一旦疏忽大意,就會成為行竊者的狩獵對象,旅客丟了行李不說,還給出行的旅途‘添堵’。”另外,當乘客到達列車上防盜意識常常會下降,加上旅途的困乏便會打起瞌睡,這正是小偷的最佳下手時機。由此看來,百姓的防盜意識的淡化是讓“三只手”們有機可乘,屢屢得手的根本原因。
那么,如何警惕乘車出行背后的“三只手”,如何保障出行安全呢?一方面要求媒體、鐵路、公安部門加強民眾安全出行的教育引導,在車站、廣場等公共場所增加防騙、防盜等提示性標語。另一方面,作為民眾自身,更要增強安全出行意識。乘車出行要將行李放在視線范圍內,不要將行李放在自己座位后面的行李架上,以便于自己隨時觀察,在車上休息的時候,要將貴重物品放在自己貼身口袋里面,同時盡量結伴出行,互相照看貴重物品。在發現財物丟失后要及時與車站、列車工作人員聯系,為找回財物提供有利時機。
另外,從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公安民警的及時發現才及時抓住不法分子。因此,良好的春運環境也是保障乘客安全出行的必要條件,隨著春運大幕的即將拉開,乘客出行密度的不斷升高,更要求公安部門要加大巡視檢查力度重拳出擊、不遺余力打擊犯罪,讓不法分子無處遁形。
春運即將來臨,客流多、旅途情況復雜,如何保證安全出行?不僅需要民眾提升防盜意識,更需要公安、交通等公共部門創造出良好的春運環境,遏制住你身后的“那只手”,讓旅途暢通無阻。(常小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