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蘆溪縣財政局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按照“年年有變化、三年大變樣、五年新跨越”的工作部署,以打造“五個蘆溪”為目標,認真組織收入,確保各項支出及時落實到位,財政改革有效推進,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一是著力保障資金需求,夯實生財之基
1.加強非稅管理。按照“依法征收、應收盡收”的要求,加強非稅收入和票據管理,積極組織和督促征收,開展專項檢查,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確保非稅收入依法依規征繳到位。
2.加大爭資力度。認真研究政策,把握政策方向,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對接;加強與金融機構對接,爭取貸款支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性債務置換債券資金,降低債務融資成本。1-11月份,支持、配合各鄉鎮、各部門(單位)爭取資金59417萬元,爭取專項建設基金66900萬元,爭取債券資金38505萬元,為我縣重大民生事業建設提供資金保障。我局爭取資金45659萬元,超額完成年初目標任務。
3.支持企業發展。積極爭取“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融資貸款,充分發揮財政的杠桿作用,切實解決企業發展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1-11月份,通過“財園信貸通”發放貸款17430萬元,通過“財政惠農信貸通”發放貸款7113萬元。
4.加快資金流動。加強財政結轉結余資金管理,盤活存量資金,收回兩年及以前年度上級專項結余結轉資金4671.56萬元。加強庫款調度管理,督促加快預算執行,不斷提升資金運轉效率,11月份我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進度在全省100個縣區中排名三。
二是力優化支出結構,加大民生保障
1.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統籌安排資金9808萬元,用于縣體育中心、袁河大橋、古城山公園、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市民之家、縣博物館等重點項目建設;統籌安排資金2452萬元,重點支持站前二路延長線、電瓷工業大道、蘆溪至上栗、北環路、源南一路、上埠路等城區主干路網建設。
2.保障生態宜居投入。支持城鄉一體化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縣,實施水土保持、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和新農村建設,保障生態宜居環境建設。用于統籌推進中小河流綜合治理5328萬元,用于新農村建設4184萬元,用于生態公益林、林業產業發展等森林質量提升2534萬元。
3.保障農業農村發展。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加大農業綜合開發投入力度,支持實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保障扶貧、精準扶貧,增強自身造血功能。1-11月份,全縣農林水事務支出31977萬元,通過“一卡通”發放各種惠農資金資金12461萬元,發放率100%。
4.保障重大民生支出。一是社會保障方面。支持實施職業培訓補貼、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就業扶持政策,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549萬元;統籌安排資金6734萬元,用于困難群體生活保障,落實了各項社保提標政策;統籌資金5336萬元,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積極配合做好山口巖失地移民參加養老保險工作,今年需政府投入1550萬元。1-11月份,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4329萬元。二是醫療衛生方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完善醫改財政保障政策,建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增加政府投入、醫院加強成本管控等多渠道補償機制;鞏固完善城鄉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從每年380元/人提至420元/人。1-11月份,全縣醫療衛生投入22540萬元。三是科教文體方面。支持加大學前教育和農村中小學薄弱校建設,推進銀河中心學校等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率先在全省免除全縣高中學雜費800元/年/人,加強教育資金監管,完善學生資助體系,促進各類教育均衡發展;認真落實各項科技創新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1-11月份,全縣教育支出46090萬元。
三是著力推進改革創新,提升理財之效
1.推進財政零基預算改革。為提高基本保障能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做好了2017年全面實施縣本級預算單位零基預算準備工作。擬定了《蘆溪縣部門零基預算改革實施方案(討論稿)》,初步測算出縣本級財政零基預算增支及財力來源。
2.推進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為了增強縣本級財政調控能力和鄉鎮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合理劃分財權與事權,完善了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擬定了《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縣鄉鎮財政管理體制的方案(討論稿)》,測算出縣鄉財政體制調整結算情況及財力上解數。
3.推進預決算公開工作。按照上級財政的要求,進一步擴大、細化了財政信息公開的范圍和內容,進一步明確了信息公開責任主體。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了各類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全縣74個單位進行了信息公開。
4.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除按要求下達撥付至允許保留的財政專戶外,其余財政性資金全部通過國庫集中支付大平臺審核支付,把好了預算安排“第一關”,真正實現支出“一個平臺”。1-11月份,辦理縣級國庫集中支付業務34558筆,支付總金額100837.16萬元。
5.推進財政涉農資金整合。為了提高財政涉農扶貧資金使用效率,制定了《蘆溪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扶貧資金實施方案》,建立財政涉農扶貧項目與資金整合管理長效機制,確保集中資源打贏脫貧攻堅戰。
四是著力保證資金安全,強化監督管理
1.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嚴格按照會議費、培訓費、因公出國等管理辦法審核支出,嚴控支出源頭關,分析“三公”經費增減變化情況,進行風險預警。1-11月份,全縣“三公”經費1269.5萬元,同比下降20%。
2.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全面對我縣存量債務進行清理甄別,理清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加強風險預警,對債務總量情況進行監控。根據上級資金使用分配計劃,將新增債券用于市政基礎設施、教育文化等公益性項目建設。及時將第一、二批置換債券撥付到位,降低政府再融資成本,緩解了經濟下行中的資金壓力。
3.深化采購監督管理。實行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強化政府采購預算約束,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工作的通知》,規范政府采購,未納入預算的不得實施政府采購。1-11月份,完成采購額3331.8萬元,節約資金1164.8萬元,節支率25.9%。
4.加強鄉鎮資金監管。各鄉鎮財政性資金全部納入監管范圍,在資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監管。1-11月份,辦理鄉鎮國庫集中支付業務12206筆,支付總金額142957.76萬元。
5.推進國有資產管理。完善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動態管理信息平臺,及時將資產配置、使用、出租、處置等日常管理工作納入信息系統管理。擬定了《蘆溪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討論稿)》,規范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有效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開展了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截止目前,全縣國有資產65.35億元,比上年增長312%。
6.開展財政監督檢查。開展了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主要檢查會計制度執行、財務管理是否規范、財經紀律執行等,發現問題106條,整改106條。開展了2015年度彩票公益金、生育保險基金、水庫移民項目資金、村級轉移支付資金等民生資金監督檢查,發現了專項資金報銷手續不全、擠占挪用專項資金、資金未入賬、騙取財政專項資金等現象,已經要求立即整改到位。
7.完善制度規范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對財政工作風險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有效防控廉政風險和其他風險,成立了蘆溪縣財政局內部控制委員會,出臺機關《蘆溪縣財政局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方案》、《蘆溪縣財政局內部控制基本制度》。二是重點崗位進行輪換。做好了干部交流和雙向選擇,多崗位培養鍛煉干部,使機關干部熟悉多項業務知識和技能,促使全面掌握各類業務知識和操作流程、操作技巧,提高工作能力。三是完善專項資金管理。為進一步規范和嚴格專項資金管理,保障資金運行安全,草擬了《關于進一步完善蘆溪縣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實施意見》(蘆府辦法【2016】3號)。
五是著力加強隊伍建設,樹立財政新形象
1.完善工作機制。緊扣“7個工作日”辦文要求,推廣辦公系統應用,減少文件批辦環節,壓縮流轉時間,促進辦文提速,實現辦事提速。全面公開辦事所需材料、辦結時限、服務流程等,梳理、修改、完善工作流程17項,將流程上墻上網公開,達到規范工作、方便群眾、提高效率的目標。
2.抓好作風建設。建立了每月集中學習制,真正達到以學習促能力提升的效果,已經開展了9次集中學習。開展了“我為蘆溪財政獻一策”、調研課題等活動,收集54篇獻策文章,確定19個調研課題,提出了建設性的工作措施。成立了局督查工作小組,開展作風集中整治和侵害群眾利益集中整治活動,不定期進行紀律督查。目前,已集中開展督查8次,未發現上述問題。
3.加強宣傳報道。為了加強“陽光財政”文化建設,推進信息公開,做好了財政文件匯編,每月編印《蘆溪縣財政月報》,開通“蘆溪財政”微信公眾號,及時公布最新的財政動態、政策法規、財經新聞等資訊。截至目前,在財政部、省財政廳各類媒體發布財政信息45篇,在市、縣各類媒體發布財政信息120篇。
4.加強教育培訓。制定學習培訓計劃,出臺了《蘆溪縣財政局2016年干部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方案》,定期組織開展集體學習培訓,不斷提高財政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目前,開展了PPP、國有資產、零基預算、公務消費監管平臺等培訓。
5.實踐脫貧攻堅。為幫扶貧困村制定脫貧攻堅計劃,積極尋求致富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協調整合各類幫扶資源,謀劃好發展新路徑。目前,撥付沂源村水利基礎設施維修資金3萬元;走訪慰問了蘆溪鎮東陽村、高樓村、更田村、銀河鎮紫溪村的困難群眾,送去扶貧款1.2萬元及文具用品、大米、食用油等慰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