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寧縣結合農村金融改革,于2011年7月首創了政府、銀行、保險三方合作的“政銀保”小額扶貧貸款模式,即用人均不足300元的直補資金建立“資金池”,實行由政府為低收入農戶提供貸款貼息并購買貸款保險、涉農金融機構憑保單向低收入農戶放貸的新機制,打造了精準扶貧的“景寧模式”?! ?/p>
疏通了源頭活水的進入渠道
2011年,景寧縣政府、人保財險景寧支公司與景寧信用合作聯社、郵政儲蓄銀行景寧支行簽訂“政銀保”三方合作 協議,合作期3年,安排1000萬元特扶資金,通過全額貼保費、貼息幫助低收入農戶取得銀行貸款,其中,扶貧小貸險費率2%,銀行利息為同期貸款基準利率,單戶貸款額度控制在5萬元以內,風險由銀行與保險機構按3:7比例分擔,縣財政承擔保險賠付超過保費200%以上的部分。“政銀保”合作將小額扶貧貸款的安全作為“政府幫扶、銀行放貸”的前置條件,解除了銀行的后顧之憂,打開了金融資本進入扶貧領域的通道,為低收入農戶實施脫貧致富項目注入了源頭活水。2011至2014年的3年間,全縣扶貧小貸僅投入貸款貼息266.3萬元和保險費用113.4萬元,帶動銀行貸款5670萬元,惠及2144戶次低收入農戶。
完善了精準扶貧的體制機制
第一輪“政銀保”三方合作協議到期后,景寧縣又于2014年啟動了第二輪為期三年的“政銀保”貼息貸款幫扶行動,并聚焦精準扶貧對“政銀保”合作機制進一步進行改進完善:一是追加財政投入,從2014年開始,安排特扶資金3300萬元用于扶貧小額貸款的貼息和投保。二是增加金融主體,保險機構由1家擴充至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國壽財險等3家當地支公司,銀行機構由兩家增加到3家。三是優化服務內容,保險費率從每年2%降至1.5%,允許保險金融機構采用其他適當方式來降低風險。四是擴大幫扶范圍,把低收入農戶大學生子女創業、農家樂、電子商務等項目列入支持對象。五是調整貸款用途,允許低收入農戶進行各種形式參股,嘗試建立在家低收入農戶與外出創業農民“雙向參股”等扶貧開發新模式。
放大了扶貧資金的投放效果
第二輪“政銀保”小額扶貧貸款自啟動至今,已累計向低收入農戶和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興農業發展主體進 行貸款貼息和投保,發放貸款5759筆,余額2.59億元,通過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本,將扶貧資金投入效應放大數十倍,幫助7088戶23420名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