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阜陽市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三農”工作部署,強化項目資金管理,注重內控制度建設,提升工作整體水平,農業綜合發展工作成效顯著,亮點突出。
一是項目建設成效好。2016年,我市共實施各類農業綜合開發項目91個,總計劃投資2.76億元,其中財政資金2.3億元。建成了一批農業基礎設施,項目區基本達到了“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的標準。扶持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生產合作社,促進了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農業產業升級,提高了農業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水平。
二是脫貧攻堅思路新。多方探索農發項目扶貧方式,在土地治理項目上向貧困地區傾斜。如市財政局扶貧聯系村太和縣馬北村,農業綜合開發計劃投入資金1132.5萬元。在產業化發展項目上單位與貧困戶結對,利用產業幫助貧困戶脫貧。如太和紫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實施后直接就業脫貧11人。
三是省級驗收評價高。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綜合檢查組檢查了我市潁上縣、潁東區的2015年項目,對我市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給予高度評價:阜陽農發始終走在全省前面,是一個出經驗出成績的地方,阜陽市農發局有一個團結擔當的班子,有一支技術專業的隊伍,有一批無私奉獻的干部,有一套值得宣傳的經驗,有一批成果顯著的項目區。市縣農發業務人員專業技術強,不但懂工程,還懂設計,懂建設,能緊緊圍繞農業的總體規劃布局,做好項目建設,做好與脫貧攻堅、壯大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相結合,取得不菲的成績。
四是制度執行力度強。日常工作堅持“十制”:專家評審制、公示制、工程實行招標制、合同制、合格證制、管理實行代理機構庫和監理約談制、動態管理制、農民業主負責制、農民質量監督員制度、部門項目實行聯合審查制。這一做法不但得到省局肯定,同時《中國農業綜合開發》雜志也專門做了介紹。
五是風險防控把控嚴。制定農發廉政風險點情況表、風險防控流程圖,農業綜合開發地治理項目及產業化經營項目運行每個步驟均設置廉政風險防控點,并制定相應廉政風險防控措施;在項目評審中局監察室、財政監督局全程監督,項目申報及項目評審結果在阜陽主要媒體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