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冷水江市高度重視新農合工作,認真貫徹執行新農合政策,積極籌措資金,科學制定、調整基金使用方案,持續推進新農合制度改革,不斷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監管,有效推動新農合各項工作規范運行,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籌好資金,保覆蓋。強化績效考核。把新農合的參合工作納入各鄉鎮的考核范圍,由村委會挨家挨戶上門收繳保費。強化部門合作。加強與相關部門銜接,農村低保戶、殘疾人、兩女戶及被征地農民繳費均得到各部門的支持,及時、足額代繳到位。強化典型宣傳。通過公示受益典型,加大宣傳力度,使農民群眾的健康保險意識和參合積極性不斷提高。新農合個人繳費標準從2008年的10元逐年提高到2015年的90元,參合率從2009年的82%逐步上升到2015年的99%。
二、用好資金,保民心。做好基金支出測算,優化補償方案,確保當年收支平衡。提高報付額度。逐步提高了住院報付比例,目前省、市、縣、鄉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分別為55%、60%、70%、100%;年度報付封頂線提高到15萬元。明確報付內容。實行慢性病特殊門診與普通門診并行的門診補償模式,惡性腫瘤等30余個慢性特殊病種實行限額補助,最高限額5000元/年,普通門診費用補償不設起付線,報銷比例為100%,補償封頂線為每戶參合人口數乘以60元;對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一般診療費按每均次門診給予補助,鄉鎮衛生院補償8元/門診人次,村衛生室補償5元/門診人次;對單次可報費用減去已報銷費用超過1萬元以上的部分再進行二次補償;對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的參合人員,民政救助后新農合再補償10%。創新支付方式。我市自2009年開始率先在婁底推行“總額預付”“單病種定額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同時對部分病種單一、極少發生并發癥的80個病種,實行定額補償。
三、管好資金,保安全。嚴格執行新農合基金財務制度。設立財政基金專戶,收入直接繳入財政專戶,支出通過財政專戶撥付到新農合支出戶,實現了專戶存儲、封閉運行;嚴格執行有關基金財務管理規定,實行憑據撥付,定期核算,按月結算。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力度。對醫療機構定點資格實行動態管理,實行協議醫療服務,明確規定次均費用、可報費用比例、自費藥品比例、床日費用、住院率等控制指標及違約罰則。加大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重點查處制作假結算資料、門診和留觀病人轉作住院或掛床住院套取基金;不嚴格執行基本藥品目錄和基本診療項目,超規定比例大量使用目錄外藥品及診療項目,或將自費藥品串換成目錄內藥品,開大處方、重復檢查等行為,如有違規者一經查實將嚴厲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