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保險示范區創新產品先行先試的示范作用,長壽區財政局在重慶市率先推出血橙價格指數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充分調動了農戶發展種植特色農產品和保險公司加大涉農保險力度的積極性,帶動果農增收致富。
血橙是長壽區傳統特色效益農產品,種植面積3萬余畝,是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但是近三年來,血橙銷售價格一直在1.5—2.8元/斤波動,加之種植成本增加,導致“豐產不豐收”而“果賤傷農”的現象時有發生,既給農戶保持穩定收益帶來影響,同時又影響特色效益農業提品升質。?
為應對血橙因價格大幅波動產生的市場風險,幫助果農增產增收,該局牽頭會同區農委等相關部門對接保險公司,對血橙的產量、價格波動、農戶投保意愿等廣泛深入開展調研,出臺了血橙價格指數保險實施方案,由區財政對血橙價格指數保險給予50%的保費補貼,當承保血橙在保險期內的銷售價格低于投保目標價格時,即視為保險事故發生,由保險公司按投保合同約定給予農戶一定的經濟補償。2016年,長壽區已有兩家市級龍頭企業投保,保期為2015年12月30日至2016年6月30日,投保血橙種植面積1000畝,區財政補助保費補貼15萬元。試點農業企業共獲得保險賠償56.75萬元,確保了種植收益,得到了百姓的認可和贊許。此項創新之舉有三方面積極意義。
一是突破了傳統農業保險只保自然風險的局限,實現了農業保險的風險保障從自然風險向市場風險轉變,從種到銷,給農戶上了“雙保險”,即使農產品價格暴跌,農戶也能確保基本收入。
二是有效調動了保險公司參保農業的積極性。農業保險推廣之所以難,最大障礙就是投保率不高、風險大、利潤低,而財政50%保費補貼政策,無疑有利于激發農戶的投保積極性,做大保費盤子,同時也有利于分擔保險公司賠付壓力,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有助于價格指數保險在更多農產品上實施。
三是財政資金扶農更有精準性。把錢用在解決老百姓最關注、最痛點的銷售“末端”,更加有利于精準實施具有地域標識的特色效益農業發展,助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