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島專員辦赴北京對部分中央部門非稅收入收繳情況開展檢查。檢查組緊扣檢查內容,加強政策學習,明確檢查重點,深入調研核查,充分協調溝通,采取“五步走”的工作方式,扎實做好專項檢查工作。
一是吃透政策
。政策是檢查的“標尺”,只有吃透政策,才能做好檢查。檢查組梳理非稅收入相關文件依據,將各類文件分門別類匯集成冊,作為前期培訓的學習資料,組織檢查人員深入學習。在現場檢查中,針對實際情況,組織研討規章制度,深化對具體條款的理解,牢牢把握檢查依據。為規范檢查行為,檢查組將分散在多個文件中的檢查要點歸納到一張檢查要點表格中,要求每位檢查組成員都要對照要點逐一進行檢查。
二是摸清家底。
底數清,則情況明。摸清各家單位的家底,才能確保實現檢查全覆蓋、不遺漏。檢查組從部門決算報表及分析材料入手,結合會計賬簿等資料,了解各家單位非稅收入總體規模、收入類型、征繳主體、收繳流程。重點摸清非稅收入項目中哪些屬于行政事業性收費或政府性基金,哪些屬于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或專項收入;非稅收入類型中哪些是向社會公眾征收的,哪些是單位自己繳納的;非稅收入收繳流程中,誰是具體執收單位,誰是匯總繳納單位,各自職責如何劃分。
三是厘出重點。
重點突出,則方向明確。檢查組區分不同單位的性質和職能,厘清每一類型單位的檢查重點,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地開展好現場檢查。通過分析數據、談話了解等方式,在充分掌握單位情況的基礎上,檢查組分別明確各類型單位的檢查重點。對于行政單位,以征收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國有資產出租出借收入為重點;對于事業單位,以繳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和面向社會公眾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為重點;對于社會團體,以接受委托代征非稅收入和代行政府管理職能并收取費用為重點。
四是核查到位。
按照點面結合、重點突出的原則,檢查組合理選擇檢查對象,平衡好時間與質量、效率與效果,既要在收入類型、單位性質上實現全覆蓋,又要對重點單位、重點事項做到查深查透。沿著非稅收入資金收繳鏈條,檢查組從繳款人繳納款項,到征收單位收取資金,再到主管部門上繳國庫,逐一核查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密切關注各環節責任主體的征收繳納行為,重點關注是否存在截留、滯壓、挪用非稅收入,是否存在違反“收支兩條線”管理坐收坐支問題,是否存在違規減征、多征、提前征收等問題。
五是溝通充分。
一方面做好與被檢查單位的溝通,在現場檢查階段,通過當面交流、組織座談等多種方式,就檢查發現的線索或問題,與被查單位充分交流,摸清非稅收入管理的實情。在現場檢查結束時,面對面通報檢查情況,并聽取被查單位的反饋意見。另一方面做好與財政部司局的溝通,就檢查過程中遇到的政策難點和檢查疑點及時請示匯報,并結合檢查開展調研,反映基層單位執行政策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進一步完善非稅收入政策、加強資金收繳管理提出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