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從延安路通道公交線網優化方案公眾意見征詢委員會上了解到,延安路中運量公交將于明年1月上旬建成通車,這條新的公交線將擬沿用“71路”線路名。上海市交通委將對127路等現有22條線路進行優化調整,同時新開4條線路,配套虹橋商務區、國家會展中心的公交服務,相關方案即日起向公眾征求意見。
延安路中運量公交走向為滬青平公路(申昆路)—延安西路—延安中路—延安東路(中山東一路),全長約17.5公里,全線設站25組,平均站間距730米,目前建設已進入沖刺階段。根據巴士集團公布的運營組織方案,分主線和區間線:主線是延安東路中山東一路—申昆路樞紐站,中途站23組,配有40輛18米的新能源無軌電車;區間線為黃陂北路到申昆路樞紐站,全程15.5公里,中途站21組,配有28輛長為12米的新能源無軌電車。全程車和區間車間隔發車,平均間隔為2到3分鐘,所有車輛都配售票員,上車買票,單一票價2元。
目前延安路共有64條公交線路通過,高峰時平均班次數為69班,公交復線程度、線路停站率較高,運營效率低,有的復線率近80%。中運量公交建成后,沿線公交將做整體優化調整。計劃調整的線路共22條,其中,撤銷線路2條,即925路、936路;縮線線路10條,包括42路、48路等;調整線路走向10條,包括855路、911路等。新辟線路4條,用以彌補原有71路調整、776路西段縮線及配套大虹橋商務核心區、國家會展中心公交服務。為提高高峰時運營效率,計劃將滬青盈專線(含區間)、滬朱專線、滬蓮專線3條青浦市通郊線路縮線進入申昆路樞紐站,可與延安路中運量線路實現無縫銜接、同站換乘,并提高線路運能和乘客出行快捷性。
這26條線路優化方案將分三階段實施,中運量公交運營前實施線路6條,與中運量公交運營同步實施線路13條,中運量公交運營開通后一年內實施線路7條。線網經結構性優化整合后,將形成具有標志性的公交“通廊”,在保障運能前提下,提高公交服務水平和總體運營效率,整體提升延安路沿線區域公交服務水平和出行品質。
同濟大學交通工程運輸學院教授陳小鴻表示,中運量公交建成后,相關通廊上的公交線網調整是必然的。這不是第一次線網調整,以前每條軌交線建成,相關的公交線網都會有所調整。這次調整,主要是按照“魚骨狀”公交線網的模式來進行調整,簡單地說,就是骨干線路加接駁線路,這種模式適合骨干線路有較大營運能力的線網,延安路中運量公交正符合這一特點。
市交通委表示,延安路通道公交線網優化將充分尊重并吸取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優化完善內容,使方案更加科學合理,充分發揮延安路作為中心城區主要公交走廊的客流集散作用,確保本次公交線網調整更加經濟集約、便捷高效,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和吸引力。
另據了解,延安路通道公交線網優化方案于11月17日起同步通過上海交通網向市民征詢意見,市民也可同步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