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時15分,家住打浦橋地區的市民楊慶駕車經過瑞金二路前往位于靜安寺的公司,從泰康路到淮海路用了不到15分鐘:“過去這段路走走停停,怎么都要半小時,遇上惡劣天氣更是沒法走!”
瑞金醫院一直是這條路上的交通“節點”:雙向三車道的狹窄道路,面臨每天數以萬計的門診量、數以千計的急診量,交通之堵似乎“無解”。無論是網友評選的“上海十大擁堵路段”,還是上海市公安交警總隊點名的“違法停車突出路段”,這里都曾榜上有名。
然而,今年3月上海開展交通大整治以來,醫院門前的交通狀況日益改變:送醫車輛即停即走,非機動車和行人各行其道,進出醫院車輛與道路“無縫銜接”……
瑞金醫院的變化并非個案。在上海,這樣被解開的交通“無解”難題正逐漸增多。上海正探索創新管理方法,向過去的“老大難”發起挑戰。
現場嚴格執法帶來“示范效應”
昨天10時許,記者乘車來到瑞金醫院。出租車一過醫院門診部,朝前方道路一彎,進入港灣式停車區域停下,完全不影響外側車道正常通行。瑞金二路兩側道路,漆劃著明顯的黃色禁停線,只有港灣式停車區域才變成黃黑相間的臨時停車線,旁邊還豎著醒目的告知牌:“臨時下客區,下客后請立即駛離”、“黃線禁止停車,違者罰兩百計三分,駕駛員不在車內立即拖移”。“信號燈、標志標線就是無聲的指揮,而交警的主要職能則是嚴管和處罰交通違法。”值守這一路口的黃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隊第七責任區民警陳哲文說,過去交警高峰時要站在馬路當中疏導車流,提醒勸阻違停在路邊的車輛,對不少交通違法無暇分身處理。
上周,一輛外地送醫的車輛因醫院停車庫滿員,竟將車橫在救護通道前:“要么解決車位,要么停在路邊不準罰。”交警卞文勇見狀,依法呼叫牽引車將車輛拖離現場。
“這才是交警的‘正確打開方式’。”在附近工作的市民周彤說:交警應該把更多精力投入執法之中,解決影響交通的“頑癥”,才能讓交通“良性循環”。
中午12時10分,陳哲文忽然吹響哨子。站在人行道旁等候紅燈的一名行人,立即收回剛邁出的腳,和其他行人一樣退至上街沿。“現場執法有‘示范效應’。”黃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隊第七責任區指導員王亮告訴記者,隨著大整治持續深入,主動守法的市民已占大多數。
多警種聯動發揮所長相互補位
“剛去過‘阿大’那邊,情況正常。”中午時分,陳哲文肩頭的電臺里傳來瑞金二路派出所民警朱耀明的聲音。“網紅”店鋪阿大燒餅,新址距瑞金醫院不過百米。在瑞金醫院駐點的朱耀明,隔三岔五就要到店門前轉一圈,看看排隊有沒有堵上機動車道,有沒有人違法停車玩自拍。
“如果說交警管的是‘線’,那派出所管的就是‘面’,線和面怎么能割裂開?”瑞金二路派出所副所長潘毓銓告訴記者,瑞金醫院周邊幾乎每天都有一名交警和兩名派出所民警組成臨時“整治小組”,對周邊交通違法進行整治。全警參與大整治,并非警力簡單疊加。通過交警授權,目前上海絕大多數派出所民警有了處罰靜態交通違法等權力。“派出所巡警的日常巡邏是24小時的。”潘毓銓告訴記者,瑞金醫院是派出所巡邏的必到點,凌晨時分發生的違法停車等交通違法行為,巡邏民警能直接取證、處罰。如今,全上海派出所日均取證、查處交通違法超過6000起。
“有派出所‘撐腰’,我們的底氣就更足。”在王亮看來,多警種聯動更能形成“執法鏈條”:瑞金二路是非機動車單向通道,大整治伊始,不少“慣性逆行”的騎車人被交警攔下卻不肯接受處罰,大吵大鬧甚至對交警動手:“這時我們通過電臺直接呼叫瑞金醫院駐點民警,他們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對當事人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社會各方參與:共治共享共贏
不久前,南京一家醫院門口一輛違停車輛上,留下突發疾病的當事人女兒的留言條請求不要處罰,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樣“情與法”的糾葛,在瑞金醫院門前執法的交警也時常碰到。王亮曾經接到投訴:當事人帶著年逾90的老父親到醫院探望病人,“送老人進去幾分鐘,出來車就貼了黃單子”,“一點也不人性化”。王亮專門跟當事人溝通,交警是依法嚴管:“來醫院都是急事,每一輛車都停幾分鐘,加起來路還能通嗎?”
這樣讓交警兩難的問題,院方主動分憂。瑞金醫院讓職工將車停至附近較遠處的文化廣場車庫,讓出近250個車位;惡劣天氣前來就診的病人和老人,院方允許將車開進醫院使送醫“無縫銜接”——這樣的情況并非個例,大整治以來,上海公安部門組織公共服務機構,開放共享了2.6萬個內部停車位。
硬件支持之外,瑞金二路街道還召集醫院保安與派出所民警、街道城管隊員一起組成聯勤聯動工作站,每天7時,聯勤聯動隊與交警同步上崗巡邏,清理違法占道經營等情況。過去,院門前人行道常被這些攤點占據,行人不得不從機動車道走。如今聯勤聯動隊每天巡邏,難覓攤點蹤影,行人交通違法隨之下降。
“以前路堵,不僅交通受影響,車輛頻頻鳴號,醫生交接班講話都聽不清。”瑞金醫院保衛科科長臧健告訴記者,隨著交通狀況改善,這樣的情況已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