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創新財政投融資方式,大力支持轉型發展。善于抓住經濟建設與社會資本投資需求的契合點,以財政資金為引導,運用市場機制,依靠PPP、股權投資、擔保融資、貼息撬動等方式拓寬籌資渠道,積極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入,放大政府投入效果。支持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充分發揮縣域特色和比較優勢,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水電項目,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等;支持煤炭產業 “六型轉變”,著力推進煤電產業發展,力爭熱電聯產等項目年內開工建設;支持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率先突破,全力打造以恒山懸空寺為中心的精品旅游,積極融入京津冀和烏大張文化旅游圈,實現協作共贏。
二是有效利用地方政府債券,努力彌補我縣經濟建設發展資金短板。充分利用中央債務風險小、債務率低的優勢,積極爭取加大對我縣地方政府債券額度支持,著力解決制約我縣資源性轉型發展的基礎性問題。
三是落實結構性改革任務,積極穩妥去產能。抓住中央和省市設立“去產能”專項資金的重大契機,支持我縣煤炭、建材等行業解決“去產能”引起的人員安置問題。
四是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鞏固擴大營改增改革成果,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實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實煤炭采掘企業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擴圍政策,實施結構性減稅。建立完善收費清單目錄制度,全面清理規范政府性基金,降低企業負擔,堅決遏制各種亂收費。
五是強力推動“三個突破”,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支持實施科技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鼓勵引進科技企業實施科研人員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政策,完善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相關措施,促進科技成果加快轉化。大力促進金融振興。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盤活政府資源,提高資產運作和融資能力,充分發揮“渾源縣經濟建設投融資有限公司”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擔保加企業互保的風險補償機制,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努力壯大民營經濟。扎實推進我縣融資模式創新,著力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實現民營經濟全面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