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頭到百畝設施菜園區發展了黃瓜大棚一個,預計年收入4萬元以上,將徹底改變我家貧困的現狀,更加增加了我致富增收的信心。”日前,平泉縣楊樹嶺鎮許杖子村貧困戶吳云臣在組織人力準備采收黃瓜。
“扶貧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我們不斷創新扶貧方式,建立了駐村工作組、鎮干部、村兩委班子為主力軍的縣(市)、鎮、村三級幫扶工作機制,使幫扶干部與貧困戶‘結對認親’,做到村村有干部、戶戶有幫扶,幫扶不漏戶。”楊樹嶺鎮黨委書記付占興介紹,目前53名縣(市)干部、52名鎮干部、60名村干部全部參與到201戶貧困戶、615口人的幫扶工作中,夯實了脫貧攻堅的工作基礎。
為了使幫扶人員幫扶有成效,真正使貧困戶提前擺脫貧困,走上富裕路,該鎮緊緊圍繞食用菌、設施菜、經果林、畜牧養殖四大特色富民產業,促進扶貧產業提檔升級,全力打造產業發展“主心骨”。幫扶人員根據各個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和脫貧需求,量身定制脫貧計劃,積極推進入股分紅、勞務輸出、自主創業三大精準扶貧新模式,讓貧困戶聚集在種植、生產、銷售“一條龍”產業鏈上實現脫貧致富。
“我們駐村工作組和村兩委班子研究創新扶貧幫扶模式,積極探索園區與貧困戶‘無縫對接’新機制,32戶貧困戶通過扶貧貸款入股、合作社分紅、包棚到戶等模式到綠澤設施菜園區發展設施菜產業,實現了園區與貧困戶的互利共贏”。團縣委駐許杖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陳鳳林說。
據了解,楊樹嶺鎮積極引導貧困戶入住設施菜園區、食用菌園區,解決了貧困資金、技術匱乏的難題。許杖子村吳國永等15戶貧困戶,在村和扶貧工作組的幫助指導下,每戶自籌資金8萬元發展設施菜產業,帶領群眾發展設施菜產業,成為全村脫貧致富的典型。
2016年,楊樹嶺鎮通過設施菜、養殖、食用菌等產業,將使133戶407人成功脫貧。引導貧困戶到設施菜、食用菌、中藥材基地打工人員達到800余人,實現勞務收入500余萬元,確保了長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