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積極籌措資金,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使全縣學校教學儀器設備、教學功能教室等設置符合《四川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基本標準(試行)》(川教〔2012〕184號)要求,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和校園環境層次,加快推進薄弱學校改造等教育項目建設,縣本級財政籌措資金1.22億元投入全縣64所學校功能教室配套設施、教學儀器設備、校園環境改造、校園文化建設、薄弱學校改造、鄉(鎮)中心幼兒園等項目建設。確保了義務教育經費實現“三個增長”;確保了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用于農村義務教育部分達到45%以上;將按規定征收的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全額用于教育發展。
二是政府采購優先審批,確保教育儀器設備設施采購及時到位。針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裝備采購量大、金額大、風險高、項目覆蓋范圍寬的特點,由縣政府分管領導組成工作組,組織相關單位、人員負責按政府采購法相關規章制度確定項目參數等基本數據,編制采購預算,交縣財評中心在1-2日內評審完畢并出具報告。采取公開招標的政府采購方式進行分包采購,在保證程序合法的情況下縮短采購時間,控制采購后的服務風險,以確保教育儀器設備設施采購及時到位。
三是教育建設項目財評嚴格限時辦結,確保項目實施。為加快推進教育項目建設,按《涼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教育項目審批限時辦結流程圖的通知》(涼府辦函[2016]127號),縣財評中心對資料完備的教育建設項目,在5個工作日內評審完畢并出具評審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