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堅持“顧大局、穩增長、保安全”的工作思路,大膽創新、依法依規積極推進國庫改革,明確提出要圍繞“法治化、信息化、國際化”的理念,著力打造“服務保障型、決策支撐型、運營管理型、風險防控型”的“四型”財政國庫。目前,全區國庫管理制度改革中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財政資金的安全性等得到有效提升。
一、立足大局,堅守三大理念,在財政資金運行上依法依規做好服務保障和決策支撐工作
一是依法依規不斷優化管理,力保國庫資金安全運行。結合實際需求,認真梳理并完善一系列管理規章制度,及時堵塞制度漏洞,2014年僅財政資金支付業務管理方面共修訂完善了5項制度,2015年就地方債券發行方面共制定了6項制度,為財政資金規范安全運行奠定了制度基礎。
二是持續抓信息化建設,力爭提供更高效的國庫業務技術支撐。目前,國庫業務涉及的信息系統共有11大相對獨立的業務均需依賴相關信息系統處理,隨著社會發展對國庫業務的需求越來越高,大多系統功能均待進一步完善。目前國庫部門正集中部分力量與廳內信息辦等部門認真研究并著力完善預算執行信息系統、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系統、財稅庫銀橫向聯網等系統,力爭加快建立國庫大數據的步伐,為全區提供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技術支撐。
三是保持刻苦鉆研的學習氛圍,適應新形勢不斷優化服務。一直以來國庫干部堅持“勤學、好問、重調研、開視野”的好習慣,不定期組織集體學習,注重“傳幫帶”和優質信息共享。
四是重視調研,以多種方式及時掌握準確信息做好決策支撐工作。國庫干部一直很注重調研和對下級的指導,每年至少開展兩次下基層調研工作。
二、結合業務,強化內部控制,在國庫管理上做好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工作
一是逐項梳理,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2015年按要求對國庫各崗位的權力和責任進行了逐項梳理,并根據新增業務和傳統基礎工作的新要求,及時修訂完善了《廣西財政國庫管理職責手冊》,嚴格按照《會計法》等相關崗位設置財政支付、財政撥款等AB崗,杜絕法律明確禁止的“不相容崗位相容”的現象發生。2016年年初組織開展了“財政資金安全檢查”專項工作,對與國庫運營、資金安全有關的六大類47項指標,進行了逐條逐項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并明確要按要求糾正。
二是簡化流程,制定了簡單明晰的國庫業務流程圖。國庫部門就對外的專業性較強的業務設置了簡單明晰的流程圖,如非稅收入退庫流程圖、非稅收入收繳業務流程圖、非稅收入支付業務流程圖等16個相互獨立的流程圖,并將其公開在辦公區域公共范圍內,方便外來單位按相關規定辦理業務。與此同時,在資金支付和調度崗位設置中融入相互監督的理念,將依法確保資金安全始終擺在第一位。
三是嚴格管理,制定了內部控制規程。一直以來,國庫部門無論在管理基礎工作中還是在改革推進過程中均十分重視資金安全的風險防范,2015年國庫部門牽頭組織制定《廣西預算執行風險防控管理辦法(試行)》《廣西財政國庫管理工作內部控制規程》,有效指導國庫日常工作開展,并將完善后的內部控制規程及時發各市縣參考,分享經驗,提高全區國庫部門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