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渝中區高度重視“文旅商”有機融合,持續加大軟硬件投入,今年國慶節黃金周,共接待游客695.73萬人次,增長17.5%。
一是加大旅游城市營銷投入。區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文化宣傳專項資金和1000余萬元旅游宣傳營銷經費,通過制作城市宣傳片、城市LOGO、重慶手繪地圖、多語種的旅游指路牌、發放旅游明信片、書簽等具有老重慶文化特點的旅游產品,通過旅游與文化共同發力,融合發展,推廣重慶特色,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二是加大母城文化保護投入。投入100萬元用于非遺文化保護工作,留存渝中文化的精髓;投入960萬元推進法國領事館舊址、東華觀藏經樓、反省院舊址、白象街151號、海關辦公樓舊址、郭沫若舊居保護修繕工程,啟動10個博物館的建設工程,實現了重慶談判舊址(怡園)的陳列布展開放。三是加大文旅載體建設投入。全力打造解放碑“中央藝術區”,推進市京劇團、市話劇團等4個院團團場建設,采取資產置換方式,將奎星樓2.6萬平方米、價值1.5億元的房屋資產用于團場建設改造,安排6600萬元專項經費高標準裝修。加快推進紅巖村5A景區創建、渝中半島旅游區游客中心建設、智慧旅游建設、旅游廁所建設、長江索道景區整體改造,渝中半島旅游區西南珠寶城一級游客中心、大轟炸遺址二級游客中心建設順利完成。四是加大文化產品投入。安排專項資金鼓勵文化創作,支持打造《大美重慶三千年》、《朝天門》等精品劇目,推出渝中文化的名片;安排專項資金舉辦“重慶-維也納雙城文化節”,擴大渝中的國內及國際影響力;與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合作,在解放碑共同舉辦電影首映式,吸引大量外地游客來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