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淮陰區凌橋鄉財政所在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注重發揮職能作用,從財政政策、資金、服務和監管四個方面加大力度,從“四個確保”中抓落實。
確保惠農政策資金圓滿到位
國家“多予、少取、放活”的惠農政策是需要財政部門落實的。今年該所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財政獎補直補到戶補助資金、計生獎扶補貼資金等凡財政涉農補貼資金全部填入“一折通”,安全高效,不折不扣地發放到農民手中。
確保支農投入穩定增長
一是“爭取”資金,通過專班、專項、專人加強業務聯系,積極向上申報立項,爭取更多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二是向內部“挖潛”,在保“吃飯”的基礎上,保證向上級財政爭取支農資金高于上年;預算外資金用于農村建設高于上年;保證財政對農業資金的??顚S?。三是存量“盤活”,充分發揮財政支農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效應。
確保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把服務“三農”、發展生產、廣辟財源作為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支撐點,通過舉辦農業科技培訓辦和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為經濟發展盡力。同時,還按“農戶+基地+協會+企業”的模式,在全鄉扶持興建肉雞、蛋雞、四季鵝、生豬、蘑菇、大棚蔬菜等優質高效、規模產業基地6個。該所還幫助蹲點村做“四事”:多做新農村建設政策宣傳、群眾發動之事;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規劃、制定好謀事;多想村集村發展的難事,多辦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好事。
確保資金效益充分發揮
主要堅持把好資金投向關、使用關、管理關、監督關、讓資金在提高農業科技進步、產業化經營、農業抗災能力、抗市場風險能力、提高農業素質及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上解決根本問題。并進一步健全了農業財政資金管理各項規章制度,聘請6名人大代表為社會監督員,全程跟蹤服務監督,嚴禁支農資金被擠占、挪用、滲漏、浪費,讓財政資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充分發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