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完善資金分配與下沉績效掛鉤機制。根據“雙下沉、兩提升”擴面提質的需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每年安排“雙下沉、兩提升”專項資金500萬元,用于獎勵優質資源下沉和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升等工作。對于設立住院分部(分院)的基層醫療機構,給予一定的開辦和運行經費補助。
二是發揮醫保政策的調節作用。完善差別化醫保支付政策,設置不同等級醫療機構和跨統籌區域醫療機構間的醫保報銷比例差距,提高轉診患者的報銷比例。合理設置階梯式起付標準,對于轉診病人,采用累計起付線政策。根據資源下沉后基層醫院新技術、新項目開展以及病人流向情況,合理調整醫保費用控制與結算政策。
三是落實西部山區補貼制度。建立艱苦地區工作補貼制度,對在西部山區工作的醫護人員每月給予400元的補貼,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臺對在西部山區長期從醫、貢獻突出的醫務人員給予獎勵的政策。對于在條件艱苦地區工作的醫務人員應在進修培訓、晉升評優、生活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