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巖區財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為著力點,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以來,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98億元,同比增長10.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6.3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53.2%,居全市第二位。全區已培育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58家、省級科技型企業92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86家,創新成果獲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16項。
一是強化財政資金扶持。修訂完善《關于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若干政策意見》等政策措施,加大對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獎勵力度。如今年首次對進入實質審查的國家發明專利申請每項補助2000元;對通過PCT、巴黎公約途徑授權的國外發明專利補助20000元。2016年,該區兌現經濟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獎勵資金1032.6萬元。同時,認真落實國家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全區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抵扣所得稅減免3309.5萬元,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8066萬元,兩項合計達1.14億元,有效激發了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
二是強化知產融資轉化。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出臺了《黃巖區專利權質押貸款貼息暫行辦法》,探索以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權質押的方式,助力企業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積極與銀行溝通協商,明確要求貸款為企業信用額度以外的純專利權質押貸款,同時企業可按年貸款實際支付利息的50%享受財政貼息補助。截至目前,該區已成功牽線14家科技型企業與工行黃巖支行開展專利權質押融資,以200萬元貼息資金撬動企業貸款6000萬元。企業專利申請與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今年以來該區專利申請3003件,同比增長18.3%;專利授權2149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29件,同比增長12.2%。
三是強化平臺服務對接。為拓寬企業科技成果資源,針對區域產業特色,該區與中科院、西安交大、浙江大學共建了中科院計算所黃巖工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黃巖示范中心、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黃巖工業設計研究中心等5個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截至目前,五個平臺累計為企業提供服務4200余次,實現技術成果應用轉化120余項。為進一步降低企業創新成本,出臺了《黃巖區創新券推廣應用實施管理辦法(試行)》,企業可憑創新券抵扣技術成果購買、委托開發、研發設計等平臺服務費用,企業使用1萬元以下的全額抵扣,1萬元-5萬元部分則按50%抵扣,可分批使用,當年有效。截至目前,已發放創新券261.8萬元,企業使用創新券140.7萬元,資助130家企業購買技術服務378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