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多措并舉狠抓收入。嚴格規范征管工作,提升征管水平,做到應收盡收;加強紀律監督,對不作為、亂作為,落實政策不到位的,嚴肅追責;在強化對煤電等重點行業管理的基礎上,加強對化工、建材、冶金、乳品等行業的稅收分析,找出稅收管理的薄弱環節,狠抓管理促增收;采取具體措施,盤活存量資金,統籌用于經濟社會發展亟需資金支持的領域。
二是積極支持企業發展。切實減稅降費,促進企業發展,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強化發展服務業的政策支撐,建立完善支持服務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積極引導幫扶企業,結合其發展狀況,找準關鍵環節和突破口,因地制宜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加強與金融部門合作,籌建“財政支持基金”和“城鎮化建設基金”,保障好“中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的運行,破解企業融資難題。
三是營造良好稅收環境。財政部門要推動建立健全地方稅收保障機制,強化稅收保全措施;及時向黨委政府匯報組織收入工作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困難,取得支持和理解,想方設法營造良好的經濟稅收環境;積極搭建財稅主導,部門參與的協稅護稅工作機制,加大部門間配合力度,實現部門聯動,形成綜合治稅的最大合力;建立財稅聯合辦稅機制,定期會商稅收征管過程中的問題。
四是加快財政支出進度。時刻關注收入進度和經濟發展趨勢,緊盯主要財力變化,及時向黨委政府提供決策依據,適時調整收支預算;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促增長的作用,通過加大支出,促進社會投資和消費,提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通過加快支出,促進項目投產達效,形成新的經濟稅源,為經濟提供新的增量;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合理安排各類社會救助資金,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