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省農業領域“機器換人”實施意見精神,以省農業“機器換人”推進行動三年計劃為指導,今年樂清市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加快推進農業“機器換人”進程,提升農機裝備水平,強化制度保障和退出機制建設,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多舉措加快推進農業領域“機器換人”步伐,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一是加快農業“機器換人”進程,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提升資金撥付速度。今年已完成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共三批,享受農機購置補貼273臺(套),硬質育秧盤232950只,涉及補貼資金406.795萬元,其中,縣級對國產聯合收割機、植保無人機、育秧盤等追加補貼資金102.995萬元,增加了農機裝備數量,提升了農機科技含量。
二是強化農業“機器換人”制度保障,推出農業機械綜合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增強抗風險力。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經營組織和個人購置純農田作業拖拉機等投保實施財政補貼,標準為保費的80%,為全省最高,實現了樂清市農機綜合保險零突破。截止9月12日,樂清市投保農機綜合保險246例,保費達21.071萬元。
三是推進農業“機器換人”退出機制,加快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優化農機裝備存量結構,截止8月底,報廢農業機械116臺,涉及資金26.4萬元,完成率達81.23%。
四是構建農業“機器換人”社會化服務體系,開展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工作,形成良好輻射效應。樂清市創建了農機化示范鎮3個、示范基地13個、示范中心39個,基本構建起了適應家庭承包經營、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和機械化作業需求的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根據省財政廳農業廳《關于組織開展2016年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的通知》(浙財農〔2016〕66號)精神,推動農業生產機械化、規模化、組織化發展,樂清市將啟動試點工作,選出3家水稻產業和1家茶葉產業有服務組織為項目實施主體,使之向大規模整建制服務轉變。
五是推進農業“機器換人”安全管理,堅持“警農合作”運行機制,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加大對純農田作業機械與上道路運輸拖拉機安全監管,穩步推進省級“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工作,并以柳市鎮、虹橋鎮為試點,在全省率先開展政府購買農機免費實地檢驗工作,為農業領域“機器換人”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