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財政近日撥付1.4億元,支持國有林場改革發展,其中改革資金1.26億元、專項扶貧資金1400萬元。
目前,全市共有國有林場72處,分布在除渝中區外的38個區縣(含萬盛經開區),經營總面積595萬畝,其中林地面積590萬畝,森林面積535萬畝(國家級公益林389萬畝、地方公益林95萬畝、商品林51萬畝),森林覆蓋率90%,活立木蓄積量2580萬立方米,是主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后備森林資源基地。
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發布《重慶市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安排財政資金,統籌解決國有林場改革問題,并將國有森林全部納入政策性森林保險;既支持國有林場依托經濟實體開展森林旅游、種植等項目,又將符合條件的國有林場納入財政支農惠農政策支持范圍、納入各級政府扶貧工作計劃。
筑牢國有林場改革發展的本底,要靠財政政策和資金來保障。市財政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進一步完善了支持政策,進一步加大了資金投入,加力推進國有林場的改革發展。
改革增活力。綜合資源稟賦、管護難度、貧困程度等因素分配補助資金,主要用于補繳國有林場拖欠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國有林場分離場辦學校和醫院等社會職能費用、先行自主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的獎勵補助,以及國有林場防火通道、林業生態建設等其他與改革相關的支出。
扶貧助脫困。綜合資源稟賦、林場規模、績效考核等因素測算分配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國有貧困林場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特色產業、引進和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培訓職工技能等。
為支持國有林場發展,市財政還投入6000萬元,化解國有林場非金融機構歷史債務,助推國有林場減負解套。實施林業貸款財政貼息,今年投入貼息資金646萬元,并完善森林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在農戶和區縣自愿參加的基礎上,為投保林農提供保費補貼,引導支持參加森林保險,促進森林保險市場化運作。
同時,還安排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良種培育、造林和森林撫育補貼等補助,用于國有林場所屬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與管理,支持國有林場加強林木良種繁育、造林和森林撫育,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安排天保工程資金,用于天保工程區內國有林場的森林管護、職工社會保險補助、政策性社會性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