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始終把自己看作一個兵
今夏汛期到來之時,經過3年半建設的楊浦大定海排水系統,全面實現排水功能。由此,楊浦大定海地區一到汛期就“水漫金山”的窘境將徹底改變。
一個排水系統,為何建了3年多?這項工程多集中于舊區,道路狹窄,沿線車輛多,周邊危房多,加之地下管線錯綜復雜,既要把好質量關,又要在較長工期中處理好與沿線居民的關系,難題很多。面對這些難題,楊浦區建交黨工委書記、區重大辦主任滕建帶領他的團隊,一一攻克。
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在楊浦環保局、綠化市容局、建交委工作的十幾年里,滕建啃過的“硬骨頭”,打過的“硬仗”,數不勝數。這位東北漢子有過28年軍旅生涯,在他身上,軍人氣質依然鮮明;對上級交派的急難險重任務,二話不說,帶領團隊,沖鋒陷陣……“我是一個兵。”滕建說。無論在部隊當兵、當軍官,還是到地區任職,他始終把自己看作一個兵。戰場轉換了,敢打硬仗敢沖鋒的斗志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未變。
再堅固的堡壘也有辦法攻克
曾經心懷怨氣上訪的百姓,后來竟紛紛寫來感謝信,送上錦旗,怎么回事?
長陽路910弄明園村,有3幢房屋因地鐵12號線、長陽路拓寬施工疊加影響受到損害,出現沉降、傾斜、開裂,235位居民聯名信訪,部分居民集體上訪。去年6月,滕建走馬上任到區建交委工作,遇到的第一場硬仗,就是明園村3幢受損房屋的處置工作。一次次上門,居民閉門不見。居民訴求就是“三條路”:進行房屋置換,或是推倒重建,或是實施動遷,但不同意僅對房屋進行加固修繕。可按照政策規定,這三條路都行不通。出于安全考慮,房屋加固修繕又迫在眉睫。
“居民最擔心是‘房子修不好’,那我們就想辦法消除他們的顧慮。”滕建帶領工作小組把房屋修繕的施工圖紙、效果圖貼在社區,首先要讓群眾相信,現代科學技術是靠譜的,是可以把房屋恢復原樣的。慢慢的,一些居民打開了房門,請工作小組到家中,反映房屋受損情況,了解房屋修繕相關政策。房門開了,“心門”也漸漸打開。
到實地察看,與居民交流后,滕建很感慨,“三戶人家合用一個衛生間和廚房,條件太艱苦了!房屋既然改造,就索性改造到位,讓百姓生活得舒適一些。”于是,房屋加固修繕方案上加了一條:通過改造,讓每家能獨用一個衛生間和廚房。此舉加速了“堅冰”的融化。去年10月,房屋修繕工程開工;今年2月底,3幢受損房屋修繕簽約率達100%。
一場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就這樣化解了。滕建感慨:“再堅固的堡壘,也總有辦法攻克。只要我們干部投真情、辦實事、見實效,群眾就會理解支持。”
敢打硬仗,也講究策略和戰術
今年,楊浦區計劃投入超過60億元,推進“雙十”重大市政工程項目,補市政基礎設施短板。“雙十”項目包括推進軌道交通18號線等十個項目開工建設、大定海排水系統等十個項目竣工,涉及“路、橋、軌、隧、水、電”六大系統。滕建帶領的區建交委,承擔“主力軍”任務。
可想而知,楊浦區將成為一個“大工地”。一邊是重大項目齊頭并進,一邊是區里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一邊是市政基礎設施短板的硬任務要補,一邊要將工程建設對環境和百姓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滕建面對嚴峻的“兩難”問題。
大工地也可以變得清新美觀。為了制定工地圍擋標準,滕建帶領團隊到各個工地察看,與周邊社區居民座談,走訪商戶,還向行人征詢意見。上個月,《楊浦區“雙十”工程文明施工規范手冊·圍擋篇》正式發布。手冊明確了施工圍擋分為A、B、C三類,并對每一類圍擋從施工、裝飾、維養三方面制定規范。這樣的規范手冊在全市屬首創,其他篇目還將陸續出爐。
打仗要有一往無前的氣概,也要講究策略和戰術,運用得當,往往可以出奇制勝。
在區環保局工作時,區內一家企業違法排污,滕建帶領工作人員執法,按照上限罰款。一開始企業抵觸情緒大,但事后,企業卻送來一面錦旗。為何?原來這家企業因廢酸排放不達標兩次被罰。滕建經過調查,發現該廠廢酸大大高于其他同類廠家,原因在于生產工藝落后,職工節約意識又不強。于是他建議企業一方面要改進生產工藝,另一方面要教育職工樹立主人翁意識,開展節能挖潛。這家企業采納了這些建議,向同行業單位學習節能經驗,改進生產工藝,建立節能減排獎懲制度,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前提下,使硫酸的使用量大幅度削減,從原來每月500余噸降至140噸,真正實現節能降耗。
每次臨危受命都拿出“亮劍”精神
2004年,滕建從部隊轉業到楊浦區環保局工作時,正值區里大開發、大建設的高峰,區域內塵土飛揚,揚塵污染數值全市最高。
他從抓渣土運輸車開始,一年里,滕建和同事們日夜工作在揚塵治理一線,完成了全區80多條重點路段、30多家堆場碼頭攪拌站,100多家工地的檢查,摸清了揚塵污染源的底數,先后完成了20多家不合格堆場的關停工作。經過幾年努力,楊浦區由揚塵污染“重災區”,成為市環保局充分肯定、防治成效明顯的地區。
一次次臨危受命,滕建都拿出“亮劍”精神:某小區附近按規劃要造變電站,以解決周邊地區供電嚴重不足問題,卻遭到小區居民強烈反對,這個“燙手山芋”滕建接下了,并妥善解決;新江灣城淞滬路以西地塊,由于歷史原因,開發進展緩慢,給居民出行帶來很大不便。滕建通過區重大辦的平臺,破解一個個瓶頸問題,推動工程進展,實現了新江灣城區區對接道路的開通,極大地方便了楊浦、寶山兩區居民的出行。
2015年,還有兩年就要退休的滕建,調任區建交委工作。可想而知,作為“雙十”任務的主力部隊,區建交委承擔的工作有多繁重;而滕建作為這支隊伍的主將,責任重大。
“金距花冠傍舍棲,清晨相叫一聲齊”,這句古詩描繪了雄雞氣宇軒昂的英姿及其一雞先鳴、百吭相隨的司晨特點,送給屬雞的老滕或許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