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近日,多家私募機構遭監管處罰,案由涉及“慕新還舊”、“使用虛假材料”等。此外,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今年以來超400家私募股權機構遭中基協注銷。
就在監管重拳出擊違規私募的同時,多家上市公司正加速進入私募股權投資領域,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密集發布公告設立或參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內人士認為監管重拳出擊違法違規私募機構,同時實體企業加速布局私募股權投資領域,有利于促進行業規范、形成良性競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百億私募“募新還舊”
12月6日,深圳證監局政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百億私募股權基金萬鼎富通公司管理的人和一號、恒通一號、君行七號等三支私募基金具有集合運作、期限錯配、分離定價等違規行為特征。
行政處罰決定書表示,萬鼎富通存在以下違規事實:自2019年8月27日起至2022年2月16日,公司管理的萬鼎富通人和一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人和一號”)、萬鼎恒通一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恒通一號”)、萬鼎富通君行七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君行七號”)等三支私募基金,全部投向和其正(深圳)投資中心、新余福昕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深圳坤行五號投資合伙企業、深圳市坤行六號投資合伙企業、深圳坤行七號投資合伙企業等五個合伙企業(以下簡稱“統稱特殊目的實體”),在特殊目的實體實現資金匯集和統一調配,私募基金的投資、收益分配均通過特殊目的實體進行集合運作。私募基金財產在投向特殊目的實體后,特殊目的實體將其中部分資金轉入投資標的,部分資金直接轉至投資者用于分配投資收益,整體資金募集和收益分配上呈現募新還舊特征。
此外,人和一號所募集資金自托管賬戶到賬日至實際或計劃退出日的期限為6至14個月,與底層投資標的投資期限不匹配,形成期限錯配。人和一號、恒通一號、君行七號私募基金未按照投資標的的實際經營業績或者收益情況向投資者分配收益,形成分離定價。
對此,深圳證監局對深圳萬鼎富通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罰款,并對時任萬鼎富通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劉昊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罰款。
中基協官網信息顯示,萬鼎富通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7年7月,于2018年3月完成登記,注冊資本1億元,實繳資本2500萬元。目前,萬鼎富通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備案的產品數量為10只,其中7只已清算,3只產品因未按時披露年報、半年報而顯示信息報送異常。
偽造政府機關文件募資近7億元
日前,上海好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好期投資”)因存在隱瞞或提供虛假信息等行為被上海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上海證監局相關公告顯示,經查,好期投資在開展私募基金業務活動中,存在以下事實:一是未履行誠實信用義務,在發行私募基金產品過程中使用虛假材料;二是未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向投資者披露法定代表人被法院判決構成刑事犯罪等可能影響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大信息。
上海證監局指出,好期投資上述行為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105號)第四條第一款、第二十四條的規定。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現決定對好期投資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你公司應當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學習,提高規范運作意識,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據查,上海證監局提及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如實向投資者披露基金投資、資產負債、投資收益分配、基金承擔的費用和業績報酬、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情況以及可能影響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其他重大信息,不得隱瞞或者提供虛假信息。
事實上,早在今年今年6月24日,好期投資就因存在異常經營情形且未能在相關期限內提交符合規定的專項法律意見書,被中基協予以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注銷后不得重新登記。
公開資料顯示,好期投資成立于2012年11月,注冊資本為10萬元。大股東為上海由乃實業有限公司,時任法定代表人為季海林。
而好期投資法定代表人季海林曾在2020年被法院判決構成刑事犯罪。2020年2月28日,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起刑事判決書顯示,好期投資時任法定代表人季海林因涉嫌犯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6000元。
判決書披露的細節顯示,為了增加基金發行推廣的可信度,季海林曾于2017年指使他人偽造啟政函(2017)031號啟東市人民政府文件一份、啟審函(2016)297號啟東市審計局文件一份。此后,季海林將偽造的政府機關文件在好期投資募集私募基金時違法宣傳使用。此后,好期投資用虛假政府機關文件非法募集近7億元資金,然而涉及的產品仍為完成兌付。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私募股權投資領域
就在監管重拳出擊違規私募的同時,多家上市公司正加速進入私募股權投資領域,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設立或參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12月7日,山鷹國際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山鷹資本擬作為有限合伙人擬出資7.5億元,參與設立安徽交匯山鷹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
12月5日,蔚藍鋰芯公告稱,公司擬與廣慧創投合資成立私募投資基金——共青城蔚藍新儲能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蔚藍創投”),蔚藍創投認繳出資總額為1億元,其中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認繳出資9900萬元。蔚藍創投的投資領域為儲能產業鏈相關企業。
11月30日,豫園股份公告稱,公司擬聯合杭州拱墅產業基金有限公司、安徽創信股權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安亭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組建復星漢興(杭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11月22日,東莞控股公告稱,公司于 2022年11月21日召開第八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議案》,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出資1億元設立東莞市東控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同日,柘中股份公告稱,公司擬出資3億元與普通合伙人海通新能源私募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臨港私募管理及各有限合伙人共同投資設立海通煥新基金。
11月16日,開潤股份公告稱,子公司寧波浦潤擬作為有限合伙人,使用自有資金1500萬元參與投資設立珠海青稞晨曦壹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該基金主要投向先進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能源科技和生命科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大消費類產業相關行業領域處于成長期或成熟期階段、具備核心競爭優勢和優質創業團隊、上市預期較強的企業。
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50家上市公司設立或參股私募基金。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監管重拳出擊違法違規私募機構,同時實體企業加速布局私募股權投資領域,有利于促進行業規范、形成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