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行情行至3000點,市場都賦予了它不同的意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階段性上漲站上3000點,市場情緒激昂。
震蕩調整跌破3000點,市場情緒冷卻。
如今市場又一次在3000點附近徘徊,當前,我應該買基金嗎?
近50次3000點爭奪
10月10日,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這不是第一次。上一次,是在今年5月份。
10月12日,上證指數一度跌到近期最低的2934.09點,隨后開啟上漲回到3000點以上。
在A股成長史上,3000點整數關口出現過多少次呢?
答案是:自2007年2月A股首次站上3000點以來,市場跌破3000點又收復3000點近50次。
大家對3000點是“底”還是“頂”有不同看法,但震蕩是A股市場常態或許可以從這50次3000點上下震蕩中得到體現。
投資,開出長期的花
如果每次在跌破3000點時買基金,公募基金能否帶來較好的業績表現?
以大家記憶較為深刻的兩次市場3000點(注:分別為2018年6月19日、2020年2月26日)為例,一起看看股票基金、偏股型混合以及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長期業績表現。
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從上一輪3000點到當前3000點,指數層面幾乎沒有變化,但權益基金平均取得不俗正回報。同時,持有時間越長,主動權益基金的收益率越高,彰顯出“時間的玫瑰”魅力。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10月14日)
3000點,買新基金的優勢
市場再一次來到3000點,我們的靈魂拷問是:當市場還在震蕩反復時,買新基金好嗎?
有一個很多人熟知的基金投資定律是:牛市買老基金。原因在于當市場處于趨勢性向上行情時,老基金的高倉位優勢會讓投資者直接參與市場上漲,新基金則因建倉期基金經理擇機投資,存在“踏空”可能。
相反,在市場處于調整以及方向不明時,新基金的優勢得到了充分體現:
1、擇機建倉,充分利用建倉期約定,基金經理根據市場節奏逐步建倉,分批買入擇時投資,較好規避市場調整中的凈值損失,回撤控制靈活。
2、市場調整時建倉,基金經理可以以較低價格買入優質個股構建組合。相比牛市中成立的基金,震蕩市場以及熊市中成立的新基金以相對便宜價格買入優質公司,為長期投資布局打下基礎。
當然,無論在3000點買新基金還是買老基金,都不要預期自己精準買在底部,可以在購買后凈值開始上漲。基金投資,新老基金的短期優勢都是暫時,選擇一只適合自己、長期看好的基金更為重要。
同時,持有基金的時間是一個投資的前提條件,理性投資,靜待花開。(文章來源:農銀匯理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