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鷹基金
投資需要我們去應對未來。而未來不可知,沒有人能準確地預測未來。未來存在風險,風險不可避免。
所以在投資時要先學會正確認識風險,不逃避風險。然后要學會識別自己的風險偏好,了解基金產品的風險類型。根據風險偏好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同時做到長期投資,賺時間的錢。
(資料圖)
波動性不等于風險
風險有很多種,包括市場風險、管理風險、流動性風險等。波動性是風險的一種表現,但并不是風險。在投資時,不要因為基金有波動性,而拒絕投資。
決定投資的因素應該是是否虧本、是否收益過低、在承擔一定風險時能否獲得相應的收益。
正是基金投資的波動性,給了“低買高賣”的可能,也給了定投積累份額的機會。
所以在基金投資時,不要畏懼基金波動,要正視基金波動,利用基金波動。
根據風險偏好做投資決策
我們在投資前,都會進行風險測評,通過一系列的問答,我們能夠查看自己的風險偏好等級,更為客觀地了解自己,然后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等級,選擇R1-R5不同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
而風險偏好根據市場的情況,是會調整的。即使是高風險偏好者,在市場持續下行,萎靡不振時,可能也會降低風險偏好,轉而投資固收類產品。低風險偏好者,在市場上行,賺錢效應凸顯時,也可能會提高風險偏好。
聰明的投資,會選擇“買在無人問津時,賣在人聲鼎沸處”。
要學會逆人性。根據市場調整的風險偏好就需要反過來用。在市場下行時,積累投資份額,在市場上行時,落袋為安。
著眼長期,以風險測評為標尺
投資要著眼長期。
在風險測評前,應該以未來一年、三年、五年為基礎,充分考慮自己的資產配置安排、資金流動性安排等,來選擇自己對風險的承受情況。這樣得出的風險測評結果適用時間更長、和實際情況更相符。
投資要了解產品。
基金產品根據不同的投資范圍,承擔不同的風險。投資者在選擇產品前要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了解產品的投資內容,風險收益特征。匹配好自己的風險偏好,做好投資方向選擇。
投資要統一標準。
當風險偏好沒有發生改變時,基金投資的產品種類也應該在風險承受能力等級的框架下。
舉個例子:
比如小金2022年用于投資的金額為10萬元,其中1萬元為5年內不用的閑置資金。根據風險測評,小金的風險等級為R4,一般可購買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
而小金根據自己的情況判斷,選擇1萬元用于買風險較高收益也可能較高的混合基金。投資的風險偏好不變時,小金的1萬元會始終買混合類基金產品。
所以當市場下跌時,小金為了以后能多賺錢,可能會選擇逆勢加倉,積累基金份額。
當市場反彈時,持有的基金回本后,小金會對比同時期同類型基金產品的反彈情況。若自己的基金反彈快、反彈幅度大,說明可能正契合當前的市場情況、未來可期。小金會選擇繼續持有該基金,以便爭取獲得更高收益的可能。
投資最重要的是紀律性。在投資前,你既要了解自己的風險屬性也要了解投資品種的特點。只有如此,你才能坦然面對市場的大起大落,收獲屬于自己的投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