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院被判為不治的患者,該患者長期依賴呼吸機,并伴有嚴重的肺部感染的重癥神經疾病,來到上海永慈康復醫院經過治療后,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感染,還能夠成功脫離呼吸機,甚至重返家庭和社會。”
3月22日,第二屆世界昏迷日——昏迷與意識高端論壇在上海舉辦,盈康生命生態成員上海永慈康復醫院副院長成鵬教授針對“重癥康復智慧醫療管理”發表演講。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因顱腦創傷、急性腦血管病、缺血缺氧性腦病、顱腦腫瘤與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多種疾病導致的昏迷患者(植物人)已逾100萬人,且每年以7-10萬人的速度遞增。不僅讓家庭承擔了巨額醫療費用,更讓親人們長期飽受煎熬與痛苦,為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負擔。
作為以重癥康復醫療為特色的康復專科醫院,上海永慈康復醫院一直以來遵循“醫患合一”理念,致力于打造以重癥康復為特色的物聯網生態平臺。今年3月,盈康生命正式托管永慈康復醫院,為公司“1+N”的網絡布局和大學科建設注入強有力的新鮮血液。
“我們通過機器人模擬治療師的手法,結合游戲化的虛擬場景,帶動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這些智能設備讓康復不再需要大量枯燥的人工訓練,提高了趣味性,保證了訓練的質量,解放了治療師,還能大大提升康復效率,最終實現患者全周期全方位的康復訓練,提高了康復治療規范化服務的水平和標準化程度。” 成鵬教授講到。
目前,盈康生命生態成員上海永慈康復醫院通過物聯網醫療平臺瞄準傳統“患者圍著醫護轉”的痛點,建設“智慧病房、智慧診療、智慧脫機、智慧康復和智慧結算”五大物聯場景,真正實現了“解放人、服務人、增值人和互信人”的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