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宋文娟
近日,總部在武漢的財險公司——長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財險”)召開干部大會,湖北省省委組織部任命葉戰平為長江財險黨委書記,推薦為董事長人選。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27日,長江財險前董事長楊曉波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長江財險出現董事長空缺,湖北國資委向長江財險派駐工作指導組,葉戰平作為工作組組長進駐長江財險。不過,葉戰平的董事長任職,仍需經長江財險股東大會相關程序和銀保監會的董事長任職資格審批。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長江財險董事長人選已定,但其總裁人選經歷種種波折之后依舊空缺。此前,2018年6月底,長江財險擬任總經理宋靜剛任職資格罕見遭監管否決。2019年1月,長江財險宣布孫明清為擬任總經理,不過,孫明清的總經理任職資格亦未獲得批準,而伴隨著股權變更,長江財險經營權由國電集團移交到湖北國資,到2020年一季度時孫明清已不再現身長江財險的高管團隊之中。
9年5位“總裁”
湖北國資委的官方信息顯示,葉戰平系湖北房縣人,1967年7月生,中央黨校大學學歷,1988年7月參加工作,198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竹山縣委常委,竹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竹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共青團十堰市委書記、黨組書記,十堰市茅箭區委副書記、區政府代區長、區長,十堰市茅箭區委書記、區長,十堰市茅箭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鄖西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黃石市政府副市長,黃石市委常委,黃石市委常委、副市長(協助市長負責政府日常工作)。任湖北省政府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
在湖北國資委任職期間,葉戰平負責政策法規、規劃發展、國企改革、黨委巡察、國企黨建群團統戰和省直機關脫鉤企業托管中心等方面的工作,分管政策法規處、規劃發展處、企業改革處、黨委巡察工作辦公室、黨建工作處和省直機關脫鉤企業托管中心,完成黨委會、主任辦公會交辦的其他工作。
巧合的是,長江財險前任董事長楊曉波,也曾擔任過黃石市委副書記、黃石市市長。除此之外,葉戰平和長江財險前任董事長楊曉波一樣,均無金融相關從業經歷。
除董事長之外,長江財險的總裁變動更加頻繁、曲折。
長江財險成立于2011年,總部設在武漢,是湖北省第一家財險公司。在其成立之初,擬任總經理為邵國勇,2013年9月,鄭則鵬經原保監會核準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的任職資格,此后在2014年6月擔任總經理一職。2016年4月,鄭則鵬辭去長江財險總經理職務,前董事長楊曉波代行總經理職責。
2016年二季度,長江財險向原保監會報送了彭柱石作為臨時負責人,2017年3月,原保監會正式核準彭柱石長江財險總經理任職資格,但兩個月后(2017年5月)彭柱石即辭去總經理職務,其經營管理臨時負責人(擬任總裁)變成了來自國電集團的宋靜剛。
但由于宋靜剛缺乏金融保險機構的從業經歷,在2018年6月底,宋靜剛任職長江財險總經理的任職資格被監管否決,此事曾在行業引起廣泛關注。
2018年7月,孫明清出任長江財險臨時負責人,在長江財險之前,孫明清曾任國電華中分公司副總會計師兼財務產權部主任、國電福建電力有限公司黨組成員、總會計師。
2018年10月長江財險披露,因公司總經理選聘正在進行中,其延長孫明清臨時負責期限,延期至擬任總經理到任為止。2019年1月,長江財險表示孫明清為擬任總經理,按公司章程和監管規定履行相關程序。
不過,2019年第四季度,孫明清的身份就變成了長江財險黨委副書記、財務負責人、工會主席。2020年第一季度后,孫明清不再現身長江財險高管團隊,這或意味著,今年以來長江財險的總裁職務再一次出現空缺。
記者總結發現,在長江財險成立9年間,其總共有5位擬任總裁,但經過監管核準的只有兩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其都是只有臨時負責人而無總經理的狀態。
虧損5億多元
作為唯一一家總部在武漢的財險公司,長江財險的籌建與發展可謂備受當地呵護。
長江財險發起股東包括國電集團和湖北當地國資。
2018年,長江財險的第二大股東武鋼集團、第三大股東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分別對外轉讓股權并退出,而接盤者則是湖北省聯合發展投資集團(以下簡稱“聯投集團”)、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湖北交投”),股權變更后,聯投集團持有長江財險
的股權由之前的14%上升至32.67%。目前聯投集團持有長江財險32.67%股權,國電集團持有20%,湖北交投持有16.67%,湖北能源持有16.67%,國電資本控股持有14%,雖然國電集團及其關聯公司持有長江財險的股權達到34%,但是聯投集團、湖北交投、湖北能源三家合計持股比例達到了66.01%,湖北國資為其實際控制人。
不過成立以來,長江財險發展乏善可陳。數據顯示,今年上
半年,長江財險的保險業務收入只有2.04億元,凈資產只有6.94億元,換言之,其12億元的注冊資本金,經過近9年的發展已經虧掉5億多元。
雖然其綜合償付能力和核心償付能力仍是235%,能滿足監管要求,但是6億多元的凈資產會影響其抗風險能力和承保能力。
對此,湖北銀保監局一級巡視員馬全平在調研長江財險時曾明確指出,要進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積極與股東溝通增資擴股。
找股東“要業務”
雖然長江財險并未明確提出下一步的發展思路,不過今年7月份,還是長江財險工作指導組組長的葉戰平在拜訪大股東湖北交投時提出,下一步將指導長江財險做好打基礎、管長遠的戰略規劃,在互聯網銷售、戰略客戶建設、豐富產品線等方面持續發力,爭取為股東單位做貢獻,同時,長江財險將進一步探索挖掘與股東單位、在漢央企、省屬國企等大型企業的戰略業務合作,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希望股東能夠給予更多的業務支持與戰略協同幫助。
同樣在7月份,葉戰平拜訪湖北能源集團、聯投集團時也提到了同樣的想法,“希望聯投集團等股東單位進一步發揮資源優勢,深化戰略合作,給予更多支持”。
在長江財險召開2020年上半年經營工作總結及下半年經營工作部署會上,葉戰平再次提出,公司戰略資源部要盡快運作起來,把股東業務和重要的戰略資源客戶抓在手里。
8月份,在拜訪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時,葉戰平提出,希望充分發揮長江財險總部在湖北武漢、承保與理賠“首席核保核賠”服務權限均在總部所在地的條件與優勢,進一步參與湖北的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項目并提供更好的服務。
不過,面對6億多元的凈資產,長江財險的承保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都有限,其所謂的承保與理賠“首席核保核賠”服務權限與人保財險湖北分公司比起來作用亦相當有限。
事實上,從成立開始,長江財險的業務就高度依賴股東資源。此前,國電集團曾為其保險業務貢獻良多。不過,目前國電集團雖然持有長江財險34%的股權,其在長江財險的董事會卻只僅有“一席之地”,伴隨著股權變更,長江財險的經營權也已由國電集團移交給湖北國資,未來長江財險與國電集團還會有多少業務層面的互動?如果獨立開拓市場業務,則又會面臨諸多挑戰。
某保險公司高管認為,這位組織部任命的董事長,一方面將面臨此前無金融從業經歷,現在要思考一家地方保險企業的管理運營。另一方面,正值車險綜合改革期,在馬太效應明顯、強者恒強的財險業,還要面臨中小險企困境凸顯的行業大環境,葉戰平未來擔子無疑將會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