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盈米基金旗下專注于個人服務的理財平臺且慢正式推出“四筆錢”投顧服務升級計劃(以下簡稱“四筆錢計劃”),是一款致力于協助用戶明晰自身資金規劃及進出結構,為普通投資者打造的基金投資解決方案。
在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高速發展中,具有十分強大的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能力,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公募基金行業自成立以來累計實現盈利超過2萬億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更是達到16.5%,為投資者創造了很好的長期回報價值。但這其中也有令人困惑的現象,超過一半的投資者并沒有在基金投資中獲取正收益,截至2019年底,全市場公募基金盈利的投資者僅占比41.2%,其中還包括大量持有貨幣基金的用戶。
為了破解“基金掙錢,基民不掙錢”的困局,基金投顧應運而生。19年12月,盈米基金與螞蟻基金、騰安基金一同獲得由證監會批準的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資格,成為首批獲得該資格的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之一,這也標志著財富管理行業從賣方代理轉向買方投顧時代邁進。
投資與時間為伴 “四筆錢”幫助用戶了解自身資產規劃
且慢堅定相信時間的復利效應,認為投資應該與時間為伴,但在實際投資過程中難免經歷牛熊考驗,有著明顯逆人性的特點。特別是在全球經濟深受疫情影響的當下,社會生活一度停擺、經濟金融受到沖擊、資本市場劇烈波動,投資者在面對復雜環境變化中非常容易產生對生活與財富的焦慮,對長期資金規劃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在這個過程中,且慢嘗試將復雜、專業的工作以簡單、方案化的方式交付給投資者,同時做好全程的陪伴,向投資者傳遞一種安心不焦慮的理財方式。
對于大部分非專業的普通用戶來說,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選擇適合自身的理財產品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判斷自己資金使用時間和用途卻是簡單明了的。針對此類問題,且慢采用理念前置的方式,讓用戶理解每種投資解決方案背后的邏輯,再針對不同用途的資金選擇合適自身的理財方案。且慢在2018年就提出以“四筆錢”為投資者規劃資產屬性,協助投資者把整體資產以“活錢、穩錢、長錢、保險保障”四筆錢區分,幫助用戶根據資金的具體用途,為不同的資產尋找合適的投資產品,從而建立一個屬于用戶自身的理財系統。
其中,“長錢”定義為可用于三年以上時間配置的資金,比較適合用來配置公募基金中波動性較高的品種,以達到利用時間來平抑市場波動性并且獲取長期投資回報的目的,對于金額較大并且有長期規劃的資金,可以用合適的方式投入到資本市場中較高波動的產品中去,為此且慢專門為投資者匹配了指數基金投資計劃“長贏ETF指數投資計劃”和全天候不擇時策略“春華秋實”。對于預計使用時間在半年到三年之間的資金屬于“穩錢”,針對可以承受波動但也希望獲取一定收益的用戶,是必須要留存足夠安全的資金,會相應匹配到以控制波動率為主要手段的穩健策略中,例如交銀施羅德基金提供的“我要穩穩的幸福”組合策略以及后續不斷補充的例如南方基金夢想佳、華夏基金馬拉松固收增強等各類穩錢策略。而對于隨時要取用的日常支出的部分資金屬于“活錢”,安全性及流動性成為首要考慮的因素,可以由貨幣基金作為承接,例如“貨幣三佳”組合。而“保險保障”則是用來規避未來可能發生的疾病和意外風險。
且慢梳理了過往與用戶的交互中遇到的最多問題:如何讓用戶認同投資中的時間觀念;如何把投資中復雜的事情簡單呈現在投資者面前;如何讓用戶做最簡單決策等,并一一形成解決方案。讓用戶理解投資資金風險承受能力的定義,并且將用戶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匹配,讓每一筆資金都形成用戶可以接受的風險波動和收益率預期的標志。同時,且慢也將為參與“四筆錢”計劃的投資者提供自動跟車服務,投資者不用再擔心錯過交易提醒而錯過最佳的交易時間,也無需要親自動手進行買賣、調倉等操作,自動跟車功能解決了客戶過往由于策略更新不及時而導致的收益偏差。
且慢為每筆錢都嚴選匹配了相對應的,以公募基金為標的的基金組合策略,不僅是幫助用戶去配置估值合理的基金品種,更是幫助其管理資金的進出結構。且慢一貫認為投資的結果是認知的變現,讓用戶合適的錢能夠投資到合適的品種中去,并且通過且慢的全程陪伴,能夠形成長期投資的思維方式來對資本市場進行認知。盈米基金副總裁、且慢負責人林杰才介紹道:“且慢希望用戶對資本市場可以不出局,不旁觀。根據資金使用周期的不同,以及自己對回撤心理舒適度的不同,把現金配置到不同的生息資產(以公募基金為工具的股票和債券)上去,分享時間的復利。”
在過往三年的實踐中,在且慢的引導下,用戶能夠明晰自身資產規劃與風險承受能力,并將資金合理配置在四筆錢計劃中,并且收獲了不錯的回報。截至2020年09月,且慢盈利用戶的比例高達92.8%,且持有權益基金產品配置“長錢”策略的比例超過50%。
且慢投顧陪伴“三部曲” 好投顧配得上最長情的陪伴
一直以來,國內市場對“投顧”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優秀的投資策略就是基金投顧的全部。且慢通過實踐發現,對于投資者來說,“顧”的能力才是投顧服務的重點,如何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獲得用戶信任是財富管理機構最大的挑戰。就目前來說,中國基金投顧發展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而且基金產品的投資模式短期業績并不出彩,要獲得用戶的認同并不容易。
且慢一直倡導的“買方投顧”賴以生存的模式就是獲取用戶的信任,與用戶利益綁定,通過專業能力陪伴用戶,實現價值最大化。通過技術能力、投資能力和用戶服務能力三者的有效融合為用戶打造全流程、閉環的投顧服務體系:不僅通過具有強技術壁壘的底層基金組合交易技術、互聯網架構以及前端展示技術融合進基金組合交易中,保障每筆交易安全;也把復雜專業的投資用簡單的方式交付給投資者,更做到全程陪伴用戶的投資生命周期,讓用戶了解投資是逆人性的,引導投資者建立專業、長期的投資理念,才能提升投資收益和體驗。
在建立用戶信任的關鍵步驟“陪伴服務”中,且慢將陪伴投資者的全投資生命周期分為投前、投中、投后三部曲。在投前階段,且慢上線的智能咨詢顧問系統“小顧”,通過了解用戶的理財需求及資金投入方式后,對用戶進行初步評估,因人而異推薦匹配的理財解決方案,并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解讀理財方案;在投中階段,且慢專業的投研團隊會根據有關于市場狀況的變化做出實時調整,并且在投后階段持續陪伴用戶習慣用長期思維參與資本市場,安心渡過每一次市場波動。在且慢閉環打造的陪伴服務體系上,一次投資的結束就是下一次服務的開始,陪伴服務將持續貫穿用戶的全投資生命周期,成為投資者最長情的理財陪伴。
堅定站在用戶一邊 助力投資者輕松享受投顧服務
盈米基金CEO肖雯在采訪中表示,在傳統的基金銷售模式中,銷售機構的收入來自于基金公司的傭金,銷售機構有動力通過周轉用戶資金來獲取更高額的傭金,用戶頻繁買賣行為更加加劇了“基民不賺錢”的現象。而基金投顧正在改變這種傳統模式:按照用戶的資產管理規模收取投顧費用,用戶的信任和良好的投資體驗可以促進資產管理規模的擴張,使得財富管理機構跟投資者的利益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這也正與盈米基金“希望用買方投顧的方式幫助更多的投資人獲得持續的回報”的初心相吻合。
據林杰才介紹:“且慢的定位很明確,就是要做永遠站在客戶這一邊的買方投顧機構,客戶利益最大化是且慢所有決策的基礎準則,比如對本次參與“四筆錢”投顧服務升級計劃的客戶,且慢在試點階段給予優惠的收費政策——基于不增加客戶投資成本的考慮,本次投顧服務升級采用了交易手續費抵扣投顧服務費的模式,用客戶實際產生的手續費抵扣投顧服務費,計費模式比升級前更優惠。且慢始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原則,通過提供更豐富的產品策略、更貼心的陪伴的服務,希望更多的投資者能夠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基金投顧服務,讓投資者真正受益。”
盈米基金作為首批獲得基金投顧試點資格的3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之一,也是三方銷售行業中最早開展投顧業務的機構,在實踐過程中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并在業內率先提出“買方投顧”,對于如何破解“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難題,盈米基金已經用自身的認知和經驗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同時,盈米基金也已經開始了在投資者教育領域的探索,正在孵化的大樹學社正是為廣大投資者打造的顧問式投資教育平臺,搭建用戶與資深投資研究者的理財實戰圈子,做到能夠真正陪伴用戶不斷學習理財、投資實踐與見證收益的投顧服務。
即日起,投資者登陸且慢APP或者關注微信公眾號【且慢管家】即可體驗相關基金投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