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交通銀行認真履行中央企業政治責任,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多層次、寬領域開展定點扶貧工作。自2002年定點幫扶甘肅省天祝縣以來,交通銀行堅持因地制宜、創新舉措,通過培育天祝藜麥產業發展,推進產業扶貧、消費扶貧、電商扶貧聯動發力,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增收,助力天祝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
項目背景介紹
天祝藏族自治縣是國家“三區三州”、甘肅省“兩州一縣”深度貧困,這里山大溝深、氣候寒冷,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落后,自2002年開始是交通銀行定點扶貧點之一。2016年以來,總書記發出堅決打贏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偉大號召,對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的力度、措施提出更高要求。圍繞如何打造更切合當地資源實際的優勢致富產業,成為交行扶貧工作的重點。2017年天祝縣在南陽山移民區試種藜麥5000畝,取得成功。消息通過扶貧干部上報到總行黨委,隨著綠色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藜麥產品市場認知度逐漸提高,消費需求呈增長趨勢,產業發展前景廣闊。藜麥生長過程中表現出抗旱、耐寒、耐瘠薄、耐鹽堿等特性,極其適宜天祝縣氣候特點生長,開發藜麥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為培育天祝縣農業特色產業,切實提高農牧民收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交通銀行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將藜麥產業確立為幫扶天祝脫貧的特色增收產業予以扶持。通過投入資金、引進技術、開拓市場,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天祝藜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帶給種植藜麥的貧困戶家庭收入節節攀升。2018年,幫扶天祝縣以松山鎮、華藏寺鎮為主,輻射帶動東坪、石門、朵什、天堂、哈溪、大紅溝、打柴溝等9個鄉鎮種植藜麥3.4萬畝。2018年11月,國家食品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專家實地考察后,譽名天祝為“中國高原藜麥之都”。交通銀行加強援助建設天祝縣藜麥產業標準技術研發中心,投放普惠金融貸款支持建設有機藜麥種植示范基地,通過交行“買單吧”APP等系列平臺幫助天祝藜麥走出深山走向全國。藜麥產業在天祝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作用,2020年全縣藜麥種植面積達到11.6萬畝,帶動上下游1000多戶貧困人口戶均增收9000元。
項目實施舉措與成效
1、整體思路
交通銀行立足幫扶貧困縣氣候特點和土地資源稟賦,充分運用天祝“中國高原藜麥之都”金字招牌,千方百計增加藜麥種植戶收入,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著力聚焦藜麥特色產業,憑借自身優勢平臺資源,助力“高原藜麥之都”見效、見受益。改“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脫貧,從種植、生產、研發、銷售全過程給予扶持,積極帶動當地農戶種植藜麥,促進藜麥全產業鏈發展。切實提高異地扶貧搬遷移民群眾收入,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助力天祝縣委、縣政府把藜麥產業打造成富民產業、健康產業、美麗產業。
2、具體舉措
交通銀行深入了解當地貧困戶脫貧支撐產業,立足實際,為貧困戶藜麥產業增收出謀劃策,2019年給天祝縣格瑞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普惠金融貸款200萬元,著力扶持哈溪鎮東灘村發展有機藜麥產業,積極打造哈溪鎮東灘村有機藜麥種植示范基地,帶動哈溪鎮藜麥種植產值達到3320萬元,從播種、田間管理到收割吸納周邊500多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實現年勞務收入8000至10000元。為解決松山鎮7號、9號等移民點群眾孩子上學的后顧之憂,讓大家能夠安心種好自己的一畝七分地,向藜麥增收要效益,交通銀行在2018年和2019年先后捐資1400萬元新建了松山鎮7號移民點、9號移民點“3+2”幼小一體化學校,學校建成后有效解決了400余名適齡兒童、幼兒的上學難問題,實現了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脫貧愿望。2019年初,在了解到全縣藜麥深加工設備陳舊、工藝落后后,交行捐贈幫扶資金270萬元,整合扶貧資金1180萬元,支持天祝縣格瑞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購買色選機等設施設備,狠抓精深加工,著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切實把利潤更多地留在當地、留給農民。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投入幫助資金780萬元,協調中國農科院、甘肅省農科院的人才資源,援建天祝縣藜麥產業標準技術中心,提升了種質資源技術,提高了單畝產量,豐富了藜麥產品種類。為進一步拓寬天祝藜麥銷售渠道,增強產業發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交通銀行積極動員各分行、子公司,發動全集團員工和廣大社會力量參與消費扶貧,支持天祝脫貧攻堅事業。至2019年底,天祝縣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天祝金農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先后與交通銀行北京、上海、甘肅、蘇州等33家分行、子公司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從黑龍江到海南,從浙江到新疆,天祝藜麥從雪域高原走向了全國大江南北主要城市的商圈超市和市民餐桌。2017年天祝農特產品正式入駐交行“買單吧”平臺,結束了天祝縣電子商務空白的歷史,經過四年的不斷迭代升級、加強合作,交通銀行打造出“銀行搭臺、政府助力、企業獲利”的精準扶貧新型電商扶貧“交行模式”,通過“買單吧”開通扶貧產品專區,舉辦6.18專場扶貧日,元月扶貧年貨節系列活動,直接購買、幫扶銷售天祝農特產品達到4300萬元。為了更好的服務貧困群眾,引領藜麥產業高質量發展,交通銀行下撥專項黨費431.35萬元,改善藜麥種植核心區所在的松山鎮達秀村、秀杰村、藜香村、華吉塘村黨群服務中心辦公條件,建設烏鞘嶺黨性教育基地,推進62個基層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狠抓陣地、建強堡壘、力促服務。同時,加大藜麥種植村黨支部書記、專業農技人員的培訓力度,累計培訓村黨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和技術人員700多人。通過黨建引領、扶貧扶智,進一步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向心力,村藜麥種植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個體戶的積極性更高了,藜麥優勢產業發展的信心更牢了,貧困戶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理念更深了。交通銀行多措并舉助力天祝藜麥產業發展,用實際行動帶動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獲得了當地干部群眾的一致點贊。
3、案例成效
交通銀行的大力幫扶,切實發揮了對天祝縣脫貧攻堅的帶動和支持作用,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全縣大力推進藜麥產業發展,積極引進國內外藜麥種質資源,對334個種質資源持續種植觀察,根據不同生態區域建立試驗示范基地,加快藜麥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研發,選育開發產量高、品質優、適應性強、觀賞價值好的藜麥新品種。種植面積從2017年的5000畝發展到今年的11.6萬畝,建立百畝基地2個、千畝基地11個,參與種植藜麥的專業合作社達到67家,產業基礎不斷夯實,預計產量可達1.74萬噸,實現產值1.74億元,戶均增收9000元,帶動松山、大紅溝、安遠、哈溪、華藏寺、石門等13個鄉鎮790戶3285人致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44戶2349人)。依托交通銀行幫扶援建的藜麥科技扶貧產業園,在收購、加工、包裝、銷售環節提供工作崗位,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移民搬遷群眾就近務工,增加務工收入。深入實施品牌化營銷行動,加大“三品一標”認證,用好“中國高原藜麥之都”金字招牌,做優“天祝原生”文旅農區域公共品牌,著力打造出一批“優”“特”“精”的藜麥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引導生產更多綠色、有機藜麥產品。借助交通銀行的中央企業全國性平臺資源,天祝加強藜麥營養價值的推介宣傳和營銷平臺建設,推進農超、農社、農商、農校等產銷對接和線上線下消費扶貧融合發展,大大提升了天祝藜麥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放大了中國藜麥看甘肅、甘肅藜麥看天祝品牌效應,使藜麥真正成為天祝的一張特色名片。
截止2019年底,天祝縣累計減貧1.43萬戶5.46萬人,8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未脫貧人口34戶116人,貧困發生率0.07%,2020年2月經省政府批準退出貧困縣序列。
經驗模式總結
從產業到市場,交通銀行立足扶貧點資源稟賦,通過精細化加工、品牌化運營、市場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幫助天祝縣將藜麥粗糧打造成高端產品,提升藜麥產品價值,通過品牌引領擦亮“中國高原藜麥之都”金字招牌。交通銀行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平臺優勢,積極探索援建+普惠金融模式,聚焦藜麥產業發展瓶頸和難點,切實投入真金白銀,引入惠農貸款,鼓勵支持藜麥生產的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家庭增強致富創收本領、堅定產業信心。立足產業扶貧根本,堅持大扶貧格局,修橋修路建學校、富裕民生強黨建,在推進消費扶貧過程中,堅持全員參與扶貧理念,多次組織“最紅扶貧日”、“扶貧年貨節”等活動,專門開辟藜麥等天祝農產品“扶貧專區”,引入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深圳、海南等各地知名企業和經銷商與天祝縣進行對接交流,將天祝藜麥系列農產品推介到京東、蘇寧、本來生活網、中石化易捷等眾多優秀電商平臺,幫助天祝藜麥產品搭建市場化銷售渠道,全國一張網讓扶貧點農產品走向大城市市民餐桌。
在加強藜麥產業資金投入和銷售扶貧同時,交通銀行幫助天祝縣大力發展認定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產品,加大“一年一穗”“粒粒緣倉”等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宣傳推廣力度,幫助天祝縣構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商標品牌協同發展、互為支撐的品牌體系,全面提升了天祝藜麥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影響力和競爭力。藜麥種植還有效帶動了全縣旅游產業、文化產業以及其他服務業等快速發展。交通銀行定點扶貧抓牢一個產業,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在2020年幫助天祝藏族自治縣高質量實現了脫貧目標,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