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證監會16日消息,日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受國務院委托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有關工作情況。關于下一步的考慮和建議,易會滿提出,不斷完善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試點安排;穩步推進主板(中小板)、新三板注冊制改革;加強上市公司持續監管;建立健全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的制度機制。
易會滿介紹,2018年11月5日,注冊制改革進入啟動實施階段,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創板公司上市交易。此后,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2020年8月24日正式落地。兩年來,證監會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把握好尊重注冊制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3個原則,推動形成了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再到全市場的“三步走”注冊制改革布局,一攬子推進板塊改革、基礎制度改革和證監會自身改革,開啟了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新局面。
易會滿表示,經過兩年來的努力,試點注冊制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不斷深入,各領域各環節改革有序展開,我國資本市場正在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一是推動了要素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暢通了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的高水平循環,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以集成電路行業為例,科創板推出后,已有24家相關企業上市,IPO融資850億元,累計完成研發投入122億元。2020年上半年,相關企業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情況下逆勢快速發展,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比上市前3年平均增速提高8.2個百分點。二是壓實了發行人、中介機構的責任,信息披露質量初步得到市場驗證。試點注冊制以來,上市后發現信息披露違規的公司明顯減少。三是促進了上市公司優勝劣汰,市場生態明顯改善。2019年以來,強制退市公司合計達24家,是之前6年總和的兩倍。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投資行為漸趨理性,資本市場的頑疾逐步得到解決。四是凝聚了改革共識,提升了市場參與各方的獲得感。證監會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總體方案》,明確了12個方面的改革任務,正在有序實施。五是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19年以來,面臨多重不利因素影響,A股市場保持了總體穩定,韌性增強。重點領域風險趨于收斂。
易會滿指出,目前注冊制改革只是有了好的開端,制度安排尚未經歷完整市場周期和監管閉環的檢驗,有些制度還需要不斷磨合和優化,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可能逐步顯現。還要看到,解決資本市場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需要綜合施策,久久為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易會滿談及三項主要挑戰:一是形成有效的市場約束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仍不充分,“賣方市場”特征明顯,再加上長期投資者發育不足,中介機構的定價和風控能力還比較薄弱。一系列更加市場化的制度安排需要各市場參與者逐步調適,短期內市場主體之間的充分博弈和相互制衡很難到位。二是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仍面臨不少難題。目前,對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等違法犯罪刑罰力度偏輕,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損害中小股東權益的行為在公司法層面缺乏有效制約。新證券法規定的證券民事賠償制度真正落地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三是市場環境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地緣政治和貿易沖突加劇,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構,國際金融市場脆弱性上升,國內經濟金融形勢仍然復雜嚴峻,給我國資本市場穩定帶來壓力。
易會滿表示,因此,在我國這樣一個新興市場實施注冊制,不能過于理想化,也不能急于求成。我們將保持改革定力,堅持底線思維,充分估計并有效防范改革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積極穩妥地把注冊制改革落實到位。
易會滿指出,注冊制改革關乎資本市場發展全局,意義重大。經過科創板、創業板兩個板塊的試點,全市場推行注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證監會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國務院金融委的統一指揮協調下,深入總結試點經驗,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選擇適當時機全面推進注冊制改革,著力提升資本市場功能,努力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關于下一步改革考慮和建議,易會滿提出六個方面:
不斷完善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試點安排。重點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促進信息披露更加簡明清晰、通俗易懂,進一步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增強審核問詢的專業性。優化發行審核與注冊的銜接機制。促進科創板、創業板協調發展。
穩步推進主板(中小板)、新三板注冊制改革。充分考慮主板(中小板)特點,設計好注冊制實施方案。按照注冊制的要求,改進新三板公開發行及轉讓制度。開展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公司向科創板、創業板轉板上市試點。
系統推進基礎制度改革。總的考慮是,堅持整體設計、突出重點、問題導向,補齊制度短板,推進關鍵制度創新,增強制度的穩定性、平衡性、協同性,加快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
加強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證監會將切實把好市場入口和出口兩道關,優化增量,調整存量,促進上市公司優勝劣汰。完善公司治理規則體系,盯住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關鍵少數”,督促上市公司規范運作。聚焦問題公司、高風險公司,加快市場出清。動員各方面力量,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加快證監會自身改革。注冊制改革是涉及監管理念、監管體制、監管方式的一場深刻變革。證監會將摒棄行政審批思維,切實減少對各類市場主體的微觀管理,加強對重大問題的前瞻性研究和政策設計,加強對交易所和派出機構的指導、協調和監督,加大監管資源整合力度,提高整體監管效能。同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權責清單制度,加強科技監管能力建設,培養“忠、專、實”的監管隊伍。
建立健全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的制度機制。推動成立跨部委協調小組,加強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和刑事懲戒之間的銜接和協同,形成打擊合力。啟動證券集體訴訟,抓好個案,發揮示范威懾作用。完善證券投資者賠償機制。加強對典型案件的宣傳,以案說法,向市場傳遞“零容忍”的信號,取信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