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峰會的主題是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美亞柏科董事長滕達在數字福建分論壇作《矢志創新,同頻共振——美亞柏科成就于數字福建,騰飛于數字中國》主題演講。
演講內容主要分兩部分:美亞柏科與數字福建共成長的發展歷程,以及美亞柏科當前的新身份、新挑戰、新賽道。以下根據滕達現場演講內容整理。
美亞柏科與數字福建
美亞柏科成立于1999年,發展階段剛好趕上數字福建建設的熱潮,可以說,公司是數字福建的同齡人,更是同行者。
數字福建為本土IT企業提供創新的理念。美亞柏科最早的取證產品需求,來自于廈門某執法部門破獲的一起案件。當時國內還沒有自己的硬盤分析工具,只能下載國外的軟件使用,效率很低。受該事件啟發,該部門和美亞柏科聯合組成攻關小組,一個出思路,一個提供技術。兩年后成功推出國內最早的電子數據取證分析工具——取證大師。目前,該產品已成為國內上萬名網安民警取證必備工具,有三種語言版本,被多個國家的警察使用。
數字福建為本土IT企業提供產品試驗的空間。美亞柏科的產品是從廈門走向福建然后走向全國,并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當時全國網警有一種說法:福建網警能用我們也可以用。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本土化基礎,美亞柏科才逐步發展成為國內電子數據取證行業的龍頭。
數字福建推動本土的IT企業上市發展。2009年創業板正式上市,在第一批福建的創業板上市企業中,有好幾家都參與了數字福建建設,美亞柏科就是其中一家。可以肯定地說,沒有數字福建就沒有如今的美亞柏科。
美亞柏科的新身份、新挑戰、新賽道
從1999年公司成立到現在,美亞柏科經歷了兩次身份的變化,第一次轉變用了12年時間,由一家民營企業發展成為民營高科技上市公司。第二次是在2019年,美亞柏科和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成功“聯姻”,成為央企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未來美亞柏科希望能夠充分發揮央企優勢,民企活力,實現國民共進。
對于兩次身份的轉變,滕達的體會是,對于需要高度創新的領域,起步于民企機制,發展好了進入國家隊,這是很好的產業培育及發展模式,尤其適用于“卡脖子”的產業。
有了新身份后,美亞柏科面臨的第一個新挑戰是2019年10月8日,國慶假期后第一天的黑天鵝事件:公司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事件發生后,美亞柏科充分意識到自主創新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貿易戰說到底還是高科技戰,國家安全戰!
于是,美亞柏科立即啟動“破冰計劃”,成立破冰實驗室,開展國產化替代研發和國產化適配的工作。僅一個月后,就發布了第一款完全國產化的電子數據取證產品。在今年上半年,美亞柏科成功自主研制出國產化替代核心板卡,而且性能還更好。這次成功大大增加了公司自主研發的信心,同時也深刻意識到企業自主創新不是發展問題,而是生存的問題。
很多人覺得實體清單是一個榮譽,但對美亞柏科來說它絕不是一個待遇,未來還有很多不確定性。自啟動破冰計劃以來,美亞柏科的研發費用多增加了一個多億,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多年來,美亞柏科一直圍繞著這兩句話在發展,從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美亞柏科之前定位是發展“電子數據取證與大數據信息化”。
在數字福建提出20周年之際,美亞柏科制定公司十四五戰略,提出公司的新定位,聚焦網絡空間安全和社會治理。圍繞新定位明確了兩個新的主賽道:第一個是大數據智能化,大數據發展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路徑,堅持從公安大數據做起,逐步拓展為市域社會治理平臺,并進一步構建新型智慧城市大腦,實現惠民,善政,興業。
第二個是網絡空間安全,網絡安全是數字中國生命力的保障,美亞柏科由事后“電子數據調查取證”延伸到“網絡空間安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賽道,打造全面的網絡空間安全防護體系。
今年疫情期間,“城市大腦”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美亞柏科參與了全國多地,包括北京、廣東、福建等的智慧城市大數據抗疫平臺開發。
同時,采用機器學習方法進行訓練,提煉出分析模型,計算出與患者不同接觸方式的風險指數:其中風險指數最高是與患者同住一個空間的人員,比如在同一家庭生活,感染率超過10%;第二位是與患者住同一酒店或同乘大巴,風險大約下降8-10倍;第三位是與患者同航班或同動車車廂,風險再下降3-4倍,當然如果坐在附近,風險會高3-4倍。有效幫助政府部門從“人海戰術”轉向精準防控,并告訴大家疫情期間,動車、航班的相對安全性,避免過度恐慌。
滕達表示,當前智慧城市的建設面臨最“硬核”的問題是數據的“對接”和數據的“質量”問題。由此,他建議未來國家以“新基建”為抓手,推動國家大數據戰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大數據體系,走數據共享、融合之路,并先從公共安全、應急、健康、信用等方面入手,逐步融合政府及企業數據,建立國家大數據平臺,打造真正意義的國家大數據的“新地基”,為數字中國建設賦能。